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44.200.249.4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第四十三章  香港卫视传播中华文化


(连载)


文/段亚兵


 

香港虽然城市小,但资讯业发达,光电视台就有4家。老牌的有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前者下属国际台和本港台2个频道;后者下属明珠台和翡翠台2个频道。新牌的也有两个台,凤凰卫视和香港卫视。前者下属3个频道;后者下属6个频道。

创办香港卫视的人名叫高洪星,职务是香港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洪星是深圳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

 

刻苦求学用知识武装自己

高洪星入伍来到驻扎在湖北襄樊的302团。他听老兵们说,302团可是一支老部队,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北抗日联军,1948年改为第四野战军403纵直属工兵营。1951年起,归属广州军区空军。1976年,改编为基建工程兵31支队302团。1982年,基建工程兵撤销,302团调入深圳集体转业。高洪星随着部队来到深圳。

高洪星是一个很爱学习的青年。让他养成求学好习惯的因素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家乡有“耕读传家”的浓厚文化氛围。他家乡衢州是“南孔圣地”,儒家文化底蕴很深,历代以读圣贤书为荣,民间读书热情高,学习风气浓。高恩星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二是解放军是个大学校。“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尤其重视抓好军人们的学习,要求战士学文化学技术,做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三是深圳的市场经济机制催生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城市里,提职与知识水平成正比,涨薪水与工作能力挂起钩,从而掀起了一股学习培训的热潮。

高洪星来到深圳,感觉如鱼得水,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遨游。1983年,部队刚调入深圳,高洪星就被送到广州中山大学培训半年,学习财务业务知识。1984年,考入深圳大学,先是读会计专业,后来改学金融专业。1988年,已经在深圳发展银行工作的他,考入深圳大学的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班。这次是半脱产在职学习,他几乎将所有的周末周日时间都用来上学。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他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珠海分行行长的任上,又参加全国统考,考入浙江大学,脱产一年专心攻读管理工程的博士学位。做为一个行长,上学期间银行的工作怎么办呢?兼职做。他每两周回银行一次,集中处理业务;如果有什么急事,副行长们直接飞到杭州向他汇报请示工作。这样的“行长”和“学员”,不管是对于银行还是对于大学而言,都是非常特殊的。由于高洪星工作出色,任务完成得好;学习刻苦,感动了校方,所以两个单位都特批同意他这样“半工半读”。 这种特例很少见。实际上高洪星读博士课程,集中学习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最后完成所有功课、通过论文答辩,一共用了5年时间。

完成博士学位后,他担任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到2008年他已培养出4届8名金融学研究生。至今他每年还要带3~4名硕士生。高洪星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写出了《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等金融专著,在《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知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


高洪星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参观 本人/供图


在对知识的问题上,我国长期以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重视书本知识,尽可能地多读书,受教育。书本知识实际上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博览群书无疑是一种快速吸收知识的捷径;另一种是重视实践经验,认为书上的知识是死的,多读书会把人读傻。实践出真知,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到了文革时期,更是发展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极端理论,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交白卷的反而成了英雄。这种做法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颠覆了民众 “敬畏文字、诗书传家”的文化观念,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无法估量。

幸亏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抵御那些错误的东西。从高洪星走过的路子看,他既刻苦读书求学,又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一个好典范。事实上他取得了极大成功。

 

长袖善舞在金融界显露头角

1987年高洪星深圳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已成为一名年轻的金融专家。这时候,恰好遇到组建深圳发展银行的机会。发展银行的前身是深圳的农村信用社,被选中进行全国首家股份制改革试点,筹办城市商业银行。求贤若渴的发展银行到学校挑选人才,他被选中调入深发展。就这样,高洪星告别了感情深厚的部队,进入一个新行业迎接新挑战。这一年,他25岁。

在银行,高洪星当过信贷员、信贷主任。他积极推行深发展的股票。凡是买了深发展股票的人都发了财,大家为此感谢他,高洪星由此得了一个“送财童子”的雅号。他自己也借钱买股票,股票暴涨,他也忙了大财,积累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第二年,遇到银行人事制度改革,全行干部竞聘上岗,高洪星积极应聘成功,当上了深发展爱华支行的行长。当年,爱华支行就成为深发展银行里人均效率最高、贡献利润最大的支行。

1995年,国家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高红星被调到广东省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处当处长,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1997年,34岁的他被提拔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珠海分行行长,成为全系统最年轻的分行行长。

2000年,高洪星调回深圳到国泰君安证券工作,任国泰君安证券华南总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国泰君安的新领导班子大刀阔斧地改革,克服了原老总犯法被捕造成公司人心惶惶的局面,规范了管理制度,完善了竞争机制,让新国泰君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宽、机构分布最广、盈利状况最好的证券公司。

    2003年,高洪星面前出现了一个个人创业的极佳机会,他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广东江门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政府决定出售其股权。高洪星得到这个消息,邀请几家民营企业合资3000万元,收购了江门证券。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改名为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迁址到了深圳。高洪星任董事长兼总裁。

    此时的高红星完全褪去了基建工程兵新兵战士的青涩形象。他多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收了古今中外金融知识的精华,以一名金融专家的面貌著书讲学;他在银行证券的商场里长久历练,练出了一双精准的眼光,拥有判断股市瞬息变化的能力,在证券界长袖善舞,让华林证券成为有实力的证券公司。但是他仍然保持了军人的情怀和素质,在策划战役时,他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捕捉战机时,他迅速行动,动如脱兔,快似疾风,打好歼灭战;攻克难关时,他身先士卒冲在前面;管理公司时,他要求令行禁止的,让公司像一个人一样行动。

20076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发了五十五号主席令,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自即日起施行。法律界专家评价说:“这是继公司法修订之后完善我国商事主体立法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高洪星对此事的评价是:“中国真正金融市场化的时刻到来了”。这件事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从资本短缺开始转向资本相对富裕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的民间资本进入资本运作领域有了法律保障。

高洪星又一次迅速出击,回到浙江老家在杭州注册了浙江省第一家合伙制企业公司,起名为中证大道投资管理基金公司。从这个时候起,高洪星才能将自己学到的本事全部拿出来,为祖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拳打脚踢作贡献,他有了一种鱼儿从鱼缸里放回到大海中的感觉。这种感觉好极了。

 

创办香港卫视传播中华文化

  到了2008年,高洪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随着创业理想的逐步实现,他有了更多的新想法。为了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发展,这一年他到香港注册了一家基金投资公司,投资移民到了香港。   

   2009年,高洪星开始策划创办香港卫视。香港已经有3家电视公司,对新电视公司的审批相当严格。香港特区政府对高洪星的申请严格审查后,将香港卫视的牌照批给了他,而且一次批了6个频道,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高洪星以眼光独到的经营能力和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证明香港政府是善于挑选千里马的伯乐。2009年全力筹备。2010年,香港卫视正式开播。这么复杂的一个项目,筹备时间之短,开播速度之快,让行业内惊讶。高洪星将打造香港卫视作为他后半生的主要事业,他和股东们投入10亿元港币,决心把香港卫视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优秀媒体。

有人问高洪星为什么要创办香港卫视,他回答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名军人出身的人。我从骨子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尽最大努力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现在世界上的主要传媒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对中国有偏见,在他们的报道中专门挑选、放大我国负面的东西,肆意丑化中国人。实际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的浙江家乡,许多小镇比欧洲、美国的都要好。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歪着嘴巴说我们,影响西方民众难以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我们开办香港卫视,要全面报道中国的真实情况,充分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同时,我们也要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介绍到中国,让中国人民深入了解世界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将香港卫视做成一个精彩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为这件事投资几个亿,比做任何事情都有意义。此外,就是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好项目。现在的香港,花一两个亿,连好一点的一层楼房都买不到;但是我用一两个亿就让香港卫视起步了……退一步说,就算项目有风险,不一定能赚到钱也不要紧。人活一辈子不能用挣多少钱来衡量,要看他做出了多大的事情,有没有开创一项有益的事业。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赚多少钱要值得多。钱只是完成事业的工具。事业才是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没有事业的生命没有意义

高洪星给香港卫视的定位是“立足香港、延伸两岸、融入世界”。短短两年时间里,香港卫视已经在内地15省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在巴黎、伦敦、台北等地建立了记者站;美国、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的记者站也正在筹建中。公司现有人员300多人,其中海归人员占5成,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士占3成,外籍人员占1成。


2009年高洪星创办香港卫视任董事局主席 本人/供图


香港卫视开播两年来已经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中国元素,国际表达”。香港卫视的播音员是从世界各国招来的。这些青年人长着外国人的面孔,但是会写中文,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例如,新闻主持人王伟来自美国,小时候参加“孔子学院”学中文,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到中国留学;宋博宁是一名来自法国的小伙子,每天将世界各主要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分析给读者听;新闻主播叶虹韵是一位俄罗斯姑娘,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聘请老外做中文主播,就形成了一个“西方脸、东方心”的特点。在全球6000多家电视台、中国2000多家电视台中,香港卫视的这种做法独一无二,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二是文化为主,传播中华文化,倾听世界声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把世界的文明精华吸收进来”。按照这个指导思想,香港卫视办了一个“电视精品台”,用专门的卫星频道24小时向海内外滚动播出。节目内容一方面选自内地31个省区的优秀电视节目,另一方面也选择一些国外的精品节目。通过这个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让多元文化各展风采。

三是奉行新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这方面高洪星提出了六字方针:“积极、温暖、善意”。这六个字将香港卫视与香港一些媒体之间划分了一条界线。香港卫视不做专挖社会名人和影视明星隐私的“狗仔队”,不当专报社会阴暗新闻的“扒粪者”;不做事事发表偏激言论的“小愤青”,不做遇事泼妇骂街的“枪炮手”。在新闻工作中普遍遵守“真实、客观、公正”准则基础上,香港卫视又加上“中立、平衡、包容”的原则。对新闻的处理是严肃的,对事实的报道是客观的,态度是积极温暖善意的。高洪星希望香港卫视的节目能够以一种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方式,辐射到海外,融入到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

高洪星心里很清楚,由于香港卫视是后来者,前面强手如林。特别是香港作为特区,是连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一个桥头堡。环顾左右,香港卫视有两个特强的对手,左边是中国央视CCTV,右边是美国的CNN,既要向他们学习取经,又要与他们竞争争取超越他们。香港卫视推出了一系列新节目,《大报头条》以全球视野指点江山;《决战外交》用民间的语言点评时局;《东边西边我在中间》用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的变化;《香江开讲》审视香港150年的殖民历史;《商道启示录》挖掘商业经营背后的人文故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活泼的形式,引起了电视观众的极大兴趣。香港卫视开播亮相表现不俗,成为一家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电视台。

香港卫视租用了亚太六号、亚太五号、亚太七号等3颗卫星,24小时滚动播放节目,信号覆盖了亚太、欧洲、中东、非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节目首先在香港落地,覆盖全港700万人口。201212月,又在台湾全部落地,覆盖了台湾所有家庭。紧接着,香港卫视与美国的麒麟电视、海雅星空两大互联网电视签约,覆盖了美国、加拿大全境,和欧洲、澳洲、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在中国大陆,201112月,香港卫视通过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进入了大陆网络电视,是第一家进入大陆的港澳台电视机构。

2010年,深圳市政府到香港为深圳前海新区举办了第一次全球招商活动。前海新区被称之为特区中的特区,香港外的香港,中国的华尔街,东方的曼哈顿,这里将是未来吸引世界商界精英眼球的地方。前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新型开发区,将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这次招商会上,有20多家大财团积极报名。其中,新闻媒体机构只有香港卫视一家。高洪星第一个签约,表示愿意到新区投资,建立香港卫视的深圳总部。深圳政府以热情的态度欢迎香港卫视落户前海,拟批出土地给香港卫视。高洪星准备在这块土地上建设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做为香港卫视的制作、发射和经营基地。

高洪星对深圳充满了感情。他从深圳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在深圳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认定深圳是自己的福地。他准备以前海新区这个世界瞩目的海滨城市,作为自己新事业发展的港湾,驾着香港卫视这艘媒体航母出航,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大业,传播中化民族优秀文化,为这项崇高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