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44.200.122.21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纪念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40周年——《一代拓荒牛》『续篇2』



引言: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秘书长刘对现,也是一名基建工程兵。他在浏览马树华战友的《一代拓荒牛》摄影作品集后,深受触动。刘秘书长告诉我,这本作品集所呈现的是1976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的珍贵老照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立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广场的拓荒牛雕塑。这座雕塑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所象征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中。
深圳,这座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背后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们就如同拓荒牛一般,他们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正是这样一群“拓荒牛”的奋力拼搏,才使得深圳得以立身于国际化大都市之林。
刘秘书长感慨于《一代拓荒牛》摄影作品集中所呈现出的那种拓荒精神与奉献精神,他决定在本平台多期连载中,向读者们分享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深圳的发展历程和那些为这座城市付出的人们。去感受那些年的拓荒岁月,去领略深圳的魅力与活力。
1985 年,对转业不久的基建工程兵来说,条件是很艰苦的,住的是竹棚板房,没有像样的开会场地,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也只能在这样的地方召开了。

图片

1985 年拍下这幅照片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里以后会成为热闹繁华的东海国际中心及车公庙商圈。图中这一群人准备在这里开会,他们是原基建工程兵 19 团的指战员,背后是一片竹棚板房。

图片

图片

文体娱乐活动

图片

女子拔河比赛—1993 年摄



2003 年拍摄的地铁工人坐枕木看大戏。图为 2003 年春节某演出公司慰问地铁建设者


2007 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某单位组织女职工外出游玩。可以说,这些女职工接过基建老兵的工作棒,延续老兵们的足迹继续逐梦。

图片

2013 年拍摄的莲花山看大戏,越看越有看头。“一代拓荒牛”的梦想即将实现。

图片

图片

1986 年拍摄的基建工程兵驻地竹子林一带,职工群众唯一的体育活动——打篮球


1987 年,市三建公司首次举行“红五月”歌咏比赛,这是部队集体转业后举办的首场文化娱乐活动。

图片

图片

1985 年,市三建公司召开总结大会,在路口处敲锣打鼓庆祝大会的召开。

图片

解放路路口,一人耍猴众人看—1994 年大年初一摄


图片

进入 2000 年后,员工的娱乐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活动内容包括棋牌类、球类、唱歌、跳舞等


图片

在地铁 3 号线龙岗段的施工工地上,部分员工受邀观看艺术团的慰问演出


图片

春节文体活动之拔河比赛—1992 年摄


图片

广场文化百姓大看台—2000 年摄

笔架山脚下“浪民营”

所谓“浪民营”,是 1984 年外界戏称笔架山脚下一个窝棚区的外在形象—有点儿像一些国家的难民营驻地。这片窝棚区住有上千户人家,多数是“今天搭棚明天拆窝,说搬来就搬来,说搬走就搬走”的流动人群。没有几个人是长期居住的。他们多数是外来人员,因土地开发建设所需,根据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的工作安排辗转搬迁;还有没地方安身的养殖户,也有暂时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地方住的打工一族,还有部分是原基建工程兵临时来队家属。他们都是因为经济特区建设之初,住房条件特别差,找不到住所而跑到笔架山脚下,临时买上两筒油毛毡、几块旧石棉瓦就靠树搭个窝棚,住进的“浪民营”。作者也曾经在这片树林中、这个所谓的“浪民营”住了半年多时间。住在这里条件艰苦,在当时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人总得要吃饭睡觉!再说,这里离市区、工业区、施工工地较近,上班走路或骑单车都很方便。
1991 年,政府有关部门为了解决外来暂住人员“居住难”问题,在“浪民营”这片土地上建起了“深圳市黄木岗安置区”,“浪民营”逐渐被拆除,成为历史。从此,没有相关部门批准而搭建的窝棚都属于违章建筑,会被拆除。黄木岗安置区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能容纳 700 多户暂住人员。存在了 10 余年的安置区,2005 年因市政建设需要被拆除。
笔架山下这个“浪民营”窝棚区,在当年的深圳无人不知。“浪民营”居住者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作出过贡献,人人皆知,没有当年这些住“浪民营”窝棚区的他们,哪有深圳经济特区今天的辉煌!

图片

深圳市黄木岗安置区大门—1999 年摄


图片

松树林里搭建的窝棚,在这片窝棚里居住的有半数以上是基建工程兵及其家属—1986 年摄


图片

笔架山下的违章乱搭建窝棚正在被拆除。图中这片窝棚是一家公司的临时家属房—1992 年摄


图片

笔架山脚下的棚屋小卖部—1986 年摄


图片

笔架山下另一个窝棚区(现黄木岗片区)—1987 年摄


图片

笔架山下的菜农,一人种菜百人受益—1987 年摄


图片

筑桥忙(图中场景为现益田立交桥)—1993 年摄



1996 年在市儿童医院工程施工现场拍摄的这群人,如今已退休


水泥工风采

图片

滨河大道施工现场—1996 年摄


图片

高空浇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摄于竹子林


图片

中心区施工现场—1997 年摄


图片

河大道施工工地—1996 年摄



中心区福新立交施工现场—1996 年摄



当年施工机械比较简单,基础混凝土浇灌全靠手推车—1987 年摄于八卦岭 29 号厂房工地


图片

滨河大道施工现场,图为搅拌机后台供料—1996 年摄



福新立交施工现场—1997 年摄


图片

驻竹子林单位(原基建工程兵)在驻地召开总结表彰大会—1986 年摄


图片

1987 年八卦岭光纤工程开工,工人席地而坐,继承了部队艰苦朴素的传统


图片

1987 年市三建公司承担施工的红岭北梅园仓库现场,远处山脚下是刚建成的武警医院


图片

深圳市八卦岭工业区施工现场—1987 年摄



1987 年,市三建公司党委在艰苦的环境下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


图片

1987 年,由市三建公司承担施工的深圳市激光电视唱片厂动力站开工典礼在八卦岭工业区举行


图片

原基建工程兵19团驻地营房—1988 年摄


当年,外来务工人员吃住环境之差,着实令人心酸!在这样的环境下,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来做饭、睡觉,要是遇上刮风下雨该如何?

图片

—1992 年摄


1986 年由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的某建筑公司年终总结表彰动员大会在露天广场举行。

图片

这座石拱桥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当年,凡是在深圳的基建工程兵,都到此游玩过,因为那个年代深圳没有休闲游玩地,香蜜湖度假村内的中国娱乐城又拥挤不堪,人们只有退出来,到石拱桥上观赏湖景。

图片

1988 年拍摄的香蜜湖度假村中的石拱桥

1988 年拍摄的香蜜湖度假村内的中国娱乐城。娱乐城内人潮涌动,拥挤不堪,人潮里少不了基建工程兵的影子。

图片

图为娱乐城入口处


图片

马树华(作者)

马树华,1958年9月出生,1978年参军,1983年1月随部队南下深圳,于当年9月15日集体转业在深圳工作,2013年10月退休。
从1989年在《深圳特区报》发表第一幅社会新闻图片以来,坚持业余摄影创作,曾在《解放军报》《中国建设报》《广东建设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及《建设》杂志等20余家报刊发表文字、图片报道2000余篇(幅),先后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先进记者”“先进(优秀)通讯员(信息员)”等。
1999年结业于中国摄影函授学院,2002年获得中国三级摄影师(高级)职业资格,2006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9年以来参加过各种摄影比赛,有近百幅作品入选获奖;2013年出版《深圳辉煌历程》纪实摄影集;2015年出版《大美深圳》摄影集,并获评“深圳礼物”2016—2017年度精品;2020年出版摄影集《巨变:镜头里的深圳40年》。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会员。


END
欢 迎 给 学 会 投 稿 、 推 荐 作 品
活动范围:民俗摄影理论研究、民俗文化采访拍摄
民俗摄影展览、对外交流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0755-25728897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