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山海相连在延续
三都水族自治县鹏城举行感恩深圳帮扶座谈会
文/韦继堂 图/马庆芳、甘玲、管洪涛、李群、刘培忠、欧岳琦、何柳静、魏泽文等

8月18日下午,中共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在深圳市会展中心茉莉厅举行“三都水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深圳帮扶成果汇报暨感恩行动座谈会”,感谢深圳人民对三都帮扶的重大奉献。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等50多家企业和获得“三都水族自治县荣誉县民”称号的深圳爱心人士共147人,以及三都水族自治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会议。中共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通过微信发来贺信,祝愿深圳·三都人民友谊天长地久!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张效民应邀参加座谈会。





三都是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年前,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响应党中央“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号召,组织近百家企业,跨越千山万水深入三都考察,本着“帮扶三都就是帮扶一个民族”这一共识。深圳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人才培训、民族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多领域、多视角,全方位地给予三都大力帮扶和无私援助,开展了“特区·山区心连心”帮扶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三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海与山相连,深圳和三都,拉开了对口帮扶的序幕。



在畅叙情谊座谈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潘仕进就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深圳帮扶三都20多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流汇报。在党和人民政府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依托深圳的帮扶,都柳江畔水族山乡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多年来,在开展帮扶三都过程中涉及到深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人员达40多万,援建学校56所,解决24000多名学生入学难题,援建县乡(镇)卫生院11所,援建新农村建设项目5个,为三都培训干部1200多名,对三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中央帮扶政策调整之后,本次大会仍然得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两地人民深厚情谊,那种浓浓的乡情亲情得到淋离尽致的展现。




原中共三都县委副调研员、县对口帮扶办主任、水族(三都)乡亲会常务副会长潘永行在交流中谈到,深圳帮扶三都22年来,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深圳市属企业工委;第二阶段,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第三阶段,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对口扶持办公室;第四阶段,水族(三都)乡亲会。每个阶段都有他们并肩作战的身影和故事,携手相助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在风雨同舟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因此,就有了“深圳·三都一家亲”的这一概念。


座谈会上,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洪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芦
红、卡酷尚集团董事长、水族(三都)乡亲会执行秘书长郭晓林、深圳市燃气集团副总经理张文河、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办主任李
华、深圳市深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蔡展生等先后作了感慨发言。



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永久荣誉会长、水族(三都)乡亲会会长庞大同先生借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倡议:随着中央对对口帮扶单位的调整,三都虽然不再是深圳的直接帮扶对象,但深圳对三都20多年的帮扶,结下了深情厚意。为延续这份情谊,我们于2015年9月,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水族(三都)乡亲会”。


水族(三都)乡亲会的成立,这是新形势帮扶工作的又一创新,这个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深圳各界继续关注三都、支持三都,帮助三都发展。希望大家充分借助这个交流平台,承前启后,在与时俱进中,把深圳与三都的政府对口帮扶转化为深圳对三都全社会、多方面关注的新事业,把原来的单向帮扶转变成为今天的优势互补,把原来的单一“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促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人间大爱之花永不凋零,使三都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得以实现。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7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