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发现白云山——中原山岳旅游目的地横空出世

 

2015全国百家媒体走进洛阳白云山景区专家营销论坛召开

 

 

    对于中原,人们的第一感受是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提到山岳旅游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中岳嵩山和这几年兴起的云台山。没想到,中原最高峰、中原最大的瀑布群、中国最大的千年古银杏林……都在洛阳白云山。在瑞贝卡集团的巨资打造下,一座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山岳旅游目的地正蓄势浮出水面。这是在2015年10月16日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走进洛阳白云山景区专家营销论坛上许多专家记者的感受。   

    论坛上,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促进处陈占元处长,旅游专家武东晓教授,嵩县旅游局张相正副局长,洛阳白云山管理局局长张培敏局长,洛阳白云山景区总经理张昊等畅谈了白云山的资源价值、白云山之行的印象,并对景区的管理服务、发展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此次论坛正逢白云山千年银杏红叶节开幕,更是吸引了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记者和摄影家热情参与。

 

 

论坛现场(任红兵/摄)

 

    旅游专家、郑州大学教授武东晓现身说法,结合自己在白云山克服恐高症的终身难忘的体验,以及自己的专业研究,提出了未来白云山营销传播的建议。他指出,旅游发展经历了观光旅游、生态度假旅游的阶段,体验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和人类经济的发展形式相对应的,人类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发展到了体验经济。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棺材酒店、黑暗酒店等给客户带来别样的如恐怖、生死、盲人等体验,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近来国内景区兴起的玻璃栈道,印证了体验经济、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这启示我们要给客户带来终身难忘的体验,才能创造独特的景区吸引力。他在白云山旅游时,鼓足勇气,第一次开山车到白云山景区,克服了恐高症。那次开山车成为了自己终身难忘的体验,自己后来也多次来到这个第一次开山车的白云山景区。

    媒体报道的困惑是什么?武东晓教授向现场媒体记者们提出疑问。他自己回答道,新闻价值点是媒体报道的困惑,这其实也是景区对外宣传推广的难题。他引用了美国学者拉斯韦尔著名的5W模式来说明传播内容是景区发展的战略问题,景区宣传要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要在市场上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认为,做旅游就是给理由。白云山景色资源确实丰富优美,但是如何突破市场上众多的同质化山水资源而独树一帜,让旅客非来不可,是景区对外宣传的突破口。他建议把云海、八百里伏牛第一峰等资源挖掘一下,让白云山与众不同,创造白云山独特的品牌。

    战略问题解决好了,就需要优化战术,从而获得胜利。武教授指出,媒体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广告投放难已经是景区营销的普遍问题。既要重视广告的作用,更要注重公关、活动、渠道的综合发力。坚持内容为王,策划为本,制造新闻,维护提升景区形象,迎合市场客户的自驾游等需求,促进景区更好的发展。 

    随后深圳民俗摄影网、中国网、广西新闻网、中国江西网、长城网、正北方网、太原新闻网、华宇卫视、搜狐网、腾讯大燕网等媒体的代表们也通过自己这几天的洛阳白云山之旅,对白云山景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深圳市民俗摄影网 刘对现在论坛上发言

 

    洛阳白云山景区总经理张昊不时回复媒体朋友们的疑问,并表示景区正在进行小黄山、情侣谷等景点的建设提升,白云山会在管理、设施、服务、文化、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做的更好。全域白云山的休闲化、体验化发展,将真正为游客打造一个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住头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欢迎媒体朋友们来年再聚白云山,再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未来的白云山让大家更满意!

 

洛阳白云山景区总经理张昊

 

    最后凤凰网河南旅游频道运营总监郭颖颖做总结式发言,感谢白云山景区的优美景色,感谢白云山景区的热情款待,感谢媒体朋友们的推介宣传,希望白云山景区的名片响彻中原大地,走向全国!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