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非遗》团队纪念册
— —校对团队上下齐心展团结
(文/黄丽云 图/郑在乐)
作为中国民俗摄影出版社有限公司首发的非遗专刊,《水族非遗》的创刊备受相关领导重视,其特有的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一群热爱时代文明、热爱民族文化的中华儿女。水族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成为本司第一个探索、搜集中华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
书刊自筹划阶段至今已近8个月,今天书刊彩色样板的“出炉”,已宣告了本书刊即将面世。在祂面世之前,出版人刘对现、主编梅玉文、书刊总监黄思浓带队,召集参与本书编辑的所有工作人员,到印刷厂重新对样板进行细心校对、包括再一轮对文章语言表达进行检查,以确保更准确无误,能呈予读者更高水平的读物。俗话说“近乡情更怯”,同样的,无论工作或生活,只要是我们在意的事,我们都会因为敬畏心理而更仔细。出版人刘对现多次亲自到印刷现场,细审书刊样板出版环节。
出版人刘对现多次亲自到印刷现场,细审书刊样板出版环节
作为“书刊总指挥”的刘对现、梅玉文、黄思浓,在书刊出版诸多事宜中均亲力亲为,并不断对比其它优秀读物,讨论该从哪些方面下手,使书刊不但可读性强,且收藏价值佳。最后确定以“穿洞环线”这一手艺,集展民族特色的古典韵味。
校对人员们分工合作,不但认真顾及自己手头工作,也顾及周围其他校对伙伴们在校对上所需要的“样板”、“页数”等,工作进展得紧凑而充满凝聚力。黄思浓老师多次表扬编辑人员的细心,能从图山字海中把遗漏改正的繁/简字圈出来、或根据其意而还原简/繁体,并同时还更一度审词度句,以确保文章不离本意而更通畅。更表扬了团队的团结、上下齐心!团队编辑人员说,得益于黄思浓老师,昨天又熬通宵亲自对书刊全部内容核对一遍,今天的高效率都是在老师的成果上进行锦绣添花。校对人员们均在老师认可、表扬之中得到鼓励,继续保持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黄思浓老师还多次在校对人员反馈出新信息表扬校对人员“细心”、“眼利”、“火眼金睛”等。
校对场景
作为书刊出版总负责人之一的刘对现会长、书刊编辑李群副秘书长,均赞曰黄思浓老师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为人却谦虚。幽默地说:“越是高层的人越是谦虚啊,你们在场的年轻人都要好好学,不仅要学黄老师对工作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更要学习黄老师的为人作风。”
在场校对人员(原书刊编辑人员)有的表述:“虽然自书刊筹划、收集、到排版、出版,很多琐碎的事却也是重要的事都容不得马虎,很多工作都要做到位,所以工作压力大,但是从中却学到很多东西,前辈们的才华与敬业都是我们所需看齐的,而且团队的和谐、团结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现在看到团队的努力,即将有了成果,我们都很欣喜。不管这本书以后能受到多少人的关注,或者会否反受部分人批评,我们都已尽力,从中得到历练与成长,并感受到团队的上下齐心与和谐。所以,能为书刊出版尽一点绵薄之力,都是我们的福气与成长的见证。”
后记:任时光匆匆,留在记忆中的那群人、那些事,成就我们心湖中永恒的画面。多少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些......何尝不是我们心湖上,最美的涟漪?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3-05-13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3.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