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146.12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水族非遗》团队纪念册
 
— —校对团队上下齐心展团结
 
 
(文/黄丽云  图/郑在乐)
 
 
 
    作为中国民俗摄影出版社有限公司首发的非遗专刊,《水族非遗》的创刊备受相关领导重视,其特有的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一群热爱时代文明、热爱民族文化的中华儿女。水族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成为本司第一个探索、搜集中华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
    书刊自筹划阶段至今已近8个月,今天书刊彩色样板的“出炉”,已宣告了本书刊即将面世。在祂面世之前,出版人刘对现、主编梅玉文、书刊总监黄思浓带队,召集参与本书编辑的所有工作人员,到印刷厂重新对样板进行细心校对、包括再一轮对文章语言表达进行检查,以确保更准确无误,能呈予读者更高水平的读物。俗话说“近乡情更怯”,同样的,无论工作或生活,只要是我们在意的事,我们都会因为敬畏心理而更仔细。出版人刘对现多次亲自到印刷现场,细审书刊样板出版环节。
 
 
出版人刘对现多次亲自到印刷现场,细审书刊样板出版环节
 
 
    作为“书刊总指挥”的刘对现、梅玉文、黄思浓,在书刊出版诸多事宜中均亲力亲为,并不断对比其它优秀读物,讨论该从哪些方面下手,使书刊不但可读性强,且收藏价值佳。最后确定以“穿洞环线”这一手艺,集展民族特色的古典韵味。
 
    校对人员们分工合作,不但认真顾及自己手头工作,也顾及周围其他校对伙伴们在校对上所需要的“样板”、“页数”等,工作进展得紧凑而充满凝聚力。黄思浓老师多次表扬编辑人员的细心,能从图山字海中把遗漏改正的繁/简字圈出来、或根据其意而还原简/繁体,并同时还更一度审词度句,以确保文章不离本意而更通畅。更表扬了团队的团结、上下齐心!团队编辑人员说,得益于黄思浓老师,昨天又熬通宵亲自对书刊全部内容核对一遍,今天的高效率都是在老师的成果上进行锦绣添花。校对人员们均在老师认可、表扬之中得到鼓励,继续保持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黄思浓老师还多次在校对人员反馈出新信息表扬校对人员“细心”、“眼利”、“火眼金睛”等。
 
校对场景
 
 
 
 
 
    作为书刊出版总负责人之一的刘对现会长、书刊编辑李群副秘书长,均赞曰黄思浓老师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为人却谦虚。幽默地说:“越是高层的人越是谦虚啊,你们在场的年轻人都要好好学,不仅要学黄老师对工作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更要学习黄老师的为人作风。”
 
 
 
    在场校对人员(原书刊编辑人员)有的表述:“虽然自书刊筹划、收集、到排版、出版,很多琐碎的事却也是重要的事都容不得马虎,很多工作都要做到位,所以工作压力大,但是从中却学到很多东西,前辈们的才华与敬业都是我们所需看齐的,而且团队的和谐、团结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现在看到团队的努力,即将有了成果,我们都很欣喜。不管这本书以后能受到多少人的关注,或者会否反受部分人批评,我们都已尽力,从中得到历练与成长,并感受到团队的上下齐心与和谐。所以,能为书刊出版尽一点绵薄之力,都是我们的福气与成长的见证。”
    后记:任时光匆匆,留在记忆中的那群人、那些事,成就我们心湖中永恒的画面。多少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些......何尝不是我们心湖上,最美的涟漪?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3-05-13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3.05.13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