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146.12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中国民俗摄影  水族非遗》书刊定版讨论会
 
(文/黄丽云  图/李群、蒲昌松)
 
     2013年5月11日,中国著名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梅玉文(《水族非遗》主编);香港资深媒体人黄思浓(《水族非遗》书刊总监);深圳市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廖虹雷(《水族非遗》顾问),深圳杂志设计、视觉大师孙勇(《水族非遗》视觉总监)到深圳民俗摄影学会工作室,与学会会长刘对现(《水族非遗》出版人)、副秘书长李群(《水族非遗》编辑)、以及负责《水族非遗》书刊的相关工作人员讨论书刊出版前的诸多事宜。
 
     此次《中国民俗摄影·水族非遗》讨论会由书刊的总体设计、视觉效果、到具体内容逐一进行,讨论书刊出版前一周,善需完善的问题。会议以深圳市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廖虹雷,赠自己所着最新版的《深圳民间熟语》(即首部发掘、收录、整理和研究深圳本土特色民俗语言的著作)予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作为热爱民俗者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学习拉开了序幕,与会者站在民俗文化的角度,从民俗文化交流中探讨《中国民俗摄影·水族非遗》尚需完善的内容。
 
 
市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廖虹雷赠予我会《深圳民间熟语》
 
 
     自中国民俗摄影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民俗摄影杂志社于2012年11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后,有关中国民俗摄影创办书刊应以何种方式实现多形式、多视角、全方位展示民族非遗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已成相关负责人与工作人员日常主要研讨的工作主题之一。出版人刘对现、主编梅玉文,以及书刊总监黄思浓均严谨扎实于此项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讨、修改、完善。
 

书刊定版讨论会进行时

     会议期间,出版人刘对现、主编梅玉文讨论了关于书刊图片、文字资料存在的版权问题该如何进行申明。随后,出版人刘对现、主编梅玉文书刊总监黄思浓、顾问廖虹雷、视觉总监孙勇一行,从民俗文化的起源、习俗、保存、传承等不同的欣赏角度对“发刊词”上某一两个词语上几经精心推敲,确保书刊内容精益求精。临近定稿时间,本刊顾问廖虹雷(深圳市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则站在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角度,给发刊词增删了小部分用语,为其润色,使其更为通晓明畅。
 

 
 
 
书刊总监黄思浓、顾问廖虹雷与我会工作人员一起推敲书刊“发刊词”文中部分用词场景
 
 
     据了解,《中国民俗摄影·水族非遗》从起稿讨论、图片文字资料收集、摄影参赛收集、至实地考察等多方面几经研讨,至今已近8个月。本书以繁体字为主,但鉴于有些字体“简转繁”之后与民族文化“意译”已有所差距,本书书刊总监黄思浓亲自逐一核对,把通宵达旦的修改成果送至办公室一起研讨后,本书视觉总监孙勇几经想方设法,通过“拆字”、“合字”、更新软件、完善字库等多种方式尝试解决“简转繁”的部分缺陷。
 
 
 
出书刊版人、深圳民俗摄影学会会长刘对现、主编梅玉文、视觉总监孙勇
讨论书刊相关事宜
 
 
 
 
     会后,香港资深媒体人黄思浓老师当场给对繁体字感兴趣的工作人员一一讲解繁体字的运用、“简转繁”、“繁转简”与所表述的物象、意象等差别。如“发”的繁体,有“髮”、“發”;若不仔细,繁体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而且自动转化字体的过程中,也就容易出错;另外,又如“丑”字作为天干地支中“子丑寅卯”中奇偶,即使转为繁体也需把祂保留原字“丑”,而非转化软件自动转为的“醜”,此字的意思是“丑陋”,而非表达原意,等等。
 

香港资深媒体人黄思浓老师讲解繁体字的运用差别

 

     黄思浓老师的讲解使学习者受益,在场者无不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玄远莫测,游龙戏凤;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而在其中,也体会到了繁体字也是我们的民族瑰宝的意义。
 
     最后,黄思浓老师寄予在场晚辈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你们现在正值青春好年华,学习更应该自觉精益求精,要持空杯心态,贯穿古今中外,不断从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成长。”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3-05-11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