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多万只
候鸟来深歇脚
深圳湾成国际候鸟通道重要“加油站”
摘自:深圳特区报 王慧琼

昨天下午深圳湾退潮时,红树林凤塘河口聚集成千上万只觅食的候鸟红嘴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万极 摄
妈妈,我看到黑脸琵鹭了!”昨天上午,深圳市民陈珊珊一家来到海滨生态公园观鸟,她的女儿拿着望远镜,兴奋地说。位于公园南侧的深圳湾畔,此时正是鸟类幸福天堂。小白鹭、苍鹭、斑鸠等10多种鸟或展翅高飞,或嬉水游乐。
深圳湾的这片湿地,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保护区紧紧相连,每年10月底远自西伯利亚的鸟儿南飞,或是第二年春天由澳大利亚北往,200多种、10多万只候鸟在长途迁徙中,都要途经这里歇脚,有的干脆在此停留越冬,成为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据该公园鸟类专家说,黑脸琵鹭作为珍稀濒危物种和深圳“常客”,全球同步观测现有2000多只,深圳去年冬天到今春记录到300多只。
深圳25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温暖的气候,为这些精灵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2007年,福田红树林修复示范工程作为深圳生态及环境保护重点项目正式启动,今年将全部完成。这一工程范围达140公顷,将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上月,该工程红树林种植子工程已进入公开招标。
2010年3月21日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