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创话剧《深圳日记》今晚亮相保利剧院
火红年代中的心灵叩问
文:摘自:深圳特区报 何文琦
以普通人视角反映深圳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大型原创多媒体话剧《深圳日记》,继2009年12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演五场大获成功后,1月3日起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三场,为首届保利话剧节助阵。该剧艺术总监从容表示,今晚起我们返回深圳接受家乡父老的检阅,希望得到深圳观众的认可。
深圳题材展现灵魂对话
“这个城市三十岁,我在这个城市奋斗了三十年;我们都热爱这个城市,爱这个城市的青春与不羁;我们更热爱这个时代的这个城市,火热、进取、激情四溅”。《深圳日记》是由北京名导王晓鹰携手深圳剧协主席从容联袂推出的“双城联席”剧作,以一个曾开发和建设深圳的亲历者视角,围绕普通印务试用业务员吴浩如何在这个年轻的城市里打拼,如何在逆水行舟的环境下发展客户,如何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努力坚持真诚的过程,重现了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令人难忘的发展历程。“非常深圳”的题材展现了超越深圳的灵魂对话。男一号“吴浩”的奋斗与心路历程,是深圳人心与人事的折射,亦是中国人心与人事的折射。《深圳日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它给人的况味和内涵是复杂的。其间人性的善、恶、沉、浮、自我挣扎,表达着“大时代”中“小人物”的现实处境。该剧逼着你去叩问自己的内心,人到底需要什么?在社会的转型期,有没有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王晓鹰也将于1月3日下午现身深圳保利剧院第十一期“南山保利艺术讲堂”,漫谈百老汇戏剧和当今中国话剧的发展。
为本土原创话剧拓展新路
《深圳日记》自12月20日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演五场。这一无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方言的运用、台词的编排上都极具“深圳性”的原创大戏打动了北京的观众,剧场笑声不断,散场后观众学着说客家话,并哼唱着剧中的歌曲。北京的剧评家也对这台深圳倾力打造的原创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继《有一种花的语言》荣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之后,深圳剧协在2009年度最新推出剧作《深圳日记》,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该剧艺术总监从容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此剧的运营,趟出一条令深圳原创话剧走出深圳,寻找更广阔天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