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足迹深深镌刻在共和国履历上
(摘自深圳特区报记者叶晓滨)2009年10月12日
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办特区、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国务院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8件与深圳密切相关的大事,被收录进了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在新中国6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中,创办仅3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以特有的方式留下了自己年轻而精彩的足迹。
1979年,一个改写新中国历史的不平凡年份;这一年,“深圳”首次出现在《大事记》中。是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和厦门设置特区。
1984年、1992年,一代伟人邓小平两次南下视察深圳,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指明了方向,这是深圳特区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大事。《大事记》分别记载了这两次视察,指1984年的视察,“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而1992年视察中发表的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开办深交所,是深圳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一个生动例证和精彩缩影。“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大事记》收录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这一标志性事件。
1994年2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1995年11月16日,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全线铺通。这两个与深圳相关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写入了新中国60年《大事记》。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分别在多个城市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及直接通邮启动仪式,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作为大陆连接台港澳地区重要节点的深圳,是当时多个城市中的一个,《大事记》记载了这一历史时刻。
作为深圳新时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被收录进《大事记》,《大事记》中这样记载:“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根据方案,深圳将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等六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据悉,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旨在全面客观准确记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60年辉煌岁月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日前已由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