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深圳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摘自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晶晶 袁粮钢 郑向鹏 谭大跃 范京蓉
实习生 马跃强 通讯员 刘戈)2009年10月4日
●美丽夜景惹人醉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昨夜的莲花山被装点得分外喜庆。天色刚暗下来,市民们便从四面八方来到了莲花山公园。
张宁是美籍华人,很小就随父母去了海外,长大后他抱着回国看看的想法来到深圳,没想一住就是10年。现在,他已经在深圳成家立业,今年他父母也从美国回来了,祖孙三代团聚。
老父亲张云心醉了,“我和老伴很多年没有回国了,每年中秋,海外游子都深深体会着‘海上升明月,千里寄相思’的心情。”尽管已经在海外多年,老人说话时仍带着浓浓的乡音:月是故乡圆啦!
深圳真是太美啦!在山顶广场,来自湖南的曹玉平被景色迷住了。小曹举起相机留下美妙的瞬间。他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和这么多人一起来到莲花山,一睹伟人的风采,感受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非常幸运。
说起这些,小曹真诚地合上双手,对月许愿,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城市扎根,闯出一片广阔空间。
●欢声笑语福利院
昨天,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坐在一起,吃着月饼水果,谈笑风生。
“我在这里已经过了第19个中秋节,一年比一年开心!家里的环境虽然好,但我更愿意在这里生活。”雷思滢告诉记者,他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自离休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周到,待我就像是待自己的亲生父母。”
今年85岁的柯淑华来自北京,同是离休干部的她也很有感慨:“今天是中秋节,福利院特地为我们准备了月饼和水果,在这里安享晚年,我非常幸福,非常快乐!”
据福利中心有关负责人陈思源介绍,目前这里居住着240多位老人,为了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佳节,中心作了充分准备,不仅安排了丰盛的菜肴,节前还特地给老人们做了一次体检,节日期间又安排14名医护人员轮流照顾他们的生活!
此外,中秋前夕,许多爱心企业和人士纷纷来到福利中心,给老人们送月饼,如富丽华酒店、弘法寺,还有辖区的商场,在祝贺老人节日快乐的同时表达一份爱心,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记者走进厨房看到,厨师们正忙着准备晚餐,有糖醋猪手、客家酿豆腐、酿苦瓜、马蹄腐皮卷等,这些都是老人们平时爱吃的。厨师马开本说,他在这里工作16年了,每年中秋都是和老人们一起过的。当记者问,不能和家人团聚是否有些遗憾?他笑着回答:“老人们需要我,看到老人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我自然开心。”
●赏月观海红树林
红树林被誉为深圳十大最佳赏月地点之一,深受市民青睐。瞧,有的市民带来席子围圈而坐品尝着月饼和水果,有的一家人坐在草地上点着灯笼玩牌,有的小朋友拿着闪闪的荧光棒和荧光圈尽情挥舞尽情嬉戏,有的情侣享受着团聚的幸福和美好……
“中秋之夜,我们选择到红树林亲近自然。”夜色刚降临,王文兵一家五口吃过团圆饭,早早来到这里,坐在草坪上,吹着海风,沐浴在月光中的自在和惬意。晚上七点半,家住金海燕花园的连先生和陈先生两家人,便已在草地上摆好了月饼和水果,围坐在一起过中秋。
昨晚红树林车多人多,为了保障市民的安全和交通畅通,不少公安干警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休息、放弃和家人团聚,在这里坚守岗位值勤。“你中秋夜还这么忙,不能和家人团聚,忙里偷闲吃月饼吧。”见到工作人员忙个不停,在树下赏月的刘阿姨一家,特意向路过的巡逻保安员发出邀请,请他一起品尝月饼,享受中秋佳节的温馨。
●翠安如同大家庭
昨天,翠安实业公司的400多员工济济一堂,集体欢度中秋,员工们边品尝月饼和美味佳肴,边观赏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公司董事长郭予雄告诉记者,“古人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在外工作实在不容易,思念父亲和家乡亲人是必然的,所以公司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节目,让员工们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记者在晚会现场看到,老板和员工一起举杯,同庆中秋,气氛热烈又祥和,公司管理层挨桌给员工敬酒。
来自湖北黄冈的毛妮娜告诉记者,这是她平生头一次在外过中秋,所以特别想念父母。记者注意到,她说这话时,眼眶已经湿润了。“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公司给了我们家的温馨。”就在中秋节前几天,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月饼,他很感谢这份对员工的关爱。
●举杯邀月大梅沙
“海上升明月好诗意,海上赏圆月更浪漫”。昨晚,数万名市民欢聚在美丽的大梅沙海滨公园,带着不同产地、不同样式的月饼,相同的闲逸、相同的喜庆,在这里或举杯邀月,或静坐赏月,或登高望月,或提灯逐月,使这个堪称“深圳十大最佳赏月地点”之一的海滨公园成为市民寄情抒怀、共度佳节的欢乐海洋。
下午6点20分,天色渐渐暗下来,明月慢慢升上来,赏月的游客又开始多起来,不少人还带着草席、毛毯及食品。各闸口的电子信息显示屏显示在园人数为21092人。
在靠近月亮湾酒吧附近的沙滩上,记者看到一对“席滩而坐”的年轻男女,面前还摆着水果、红酒、月饼等食品。经交谈得知,他们都是安徽人,男的姓周,在宝安一家物业公司当主管,女的姓陈,在福田一家大酒店当部门经理,他们相恋已经三年。周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和女朋友工作都很忙,相距又远,休息时间也不太一致,一年难得好好聚几次。
“今天是中秋,既是中华传统的节日,也是花好月圆的浪漫节日,我们专门调整了休息时间,像去年一样,再次相约大梅沙海边。你想想,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在海边吃月饼、看海上升明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浪漫的事情!”他们还告诉记者,他们准备明年结婚,到时候一定会来这个他们一致认为是约会好地方的大梅沙海滩拍婚纱照,也算作为对几年恋爱历程的纪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对刚从海里游泳上岸的情侣,情不自禁、异口同声地吟诵起这一诗句。他们表示,躺在海面上赏月更是妙不可言,别有一番滋味。
●老外中秋亦抒怀
海上世界的酒吧里,不少餐馆的餐前小点或甜点增加了月饼。第一次在深圳过中秋的美国人彼特应朋友的邀请在一家德国酒吧里饮酒赏月。虽然老外都爱饭后和朋友在酒吧里喝上一杯聚聚,把赏月也加入聚会的内容还是让彼特觉得新鲜。“月亮在西方文学里是神秘的力量,而在中国文化里却象征着纯洁、美丽、团圆。以前我觉得不可思议,但现在身临其境,我也越来越觉得月亮像个温柔美丽的女神了。”彼特告诉记者。
印度人艾史瓦尼长期在深圳做贸易,常常被中国朋友邀请去参加中秋聚会,今年,他决定在自己家里搞一个中秋晚会,请了十来名中外朋友一起欢聚。“中国的中秋就是团圆的节日,要事事都像月亮一样圆满,我和太太就决定请朋友来过个中印合璧的中秋节。”
艾史瓦尼家的阿姨是四川人,负责做中式菜;艾史瓦尼太太则准备了咖喱虾、印度抓饭、烤饼等印度菜,还有自家酿制的酸奶。当然,月饼和各式应时水果是早都准备好的。艾史瓦尼幽默地说,今年的月亮是十年来最亮的,自己的中秋家宴也要给朋友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澳大利亚人布莱恩则选择了和女朋友一起在小梅沙度过中秋之夜。“看着身边的中国人携带着月饼和朋友、家人一起过节,他们那种祥和、愉悦的表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这是我和女朋友第一次在深圳过中秋,我们最开心的是在这样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布莱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