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正骨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
(摘自深圳特区报记者方胜/通讯员黄梅)2009年9月28日
9月26日,在鲜花和掌声之中,“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市保护中心”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正式挂牌。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体旅游局领导到会并亲自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市保护中心”揭牌。这是2008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又一次保护和传承上的大事,也是对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发扬光大祖国医术精髓、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最好认同,为医院建院23周年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省内唯一医药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起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是中国中医正骨的主流学派,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极其宝贵的医学学术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自建院起就以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为主要治疗技术,造福了无数患者。2007年1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被深圳市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被广东省列入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由国务院公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柳长华曾评价说:“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有重要的医学学术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医学学术价值方面,平乐郭氏正骨几代传人在收治骨伤患者的过程中,既秉承祖训,又不断在诊疗手法和用药配方上总结创新,使得正骨理论逐渐丰富成熟,由民间医术上升为独特的学科体系。第五代传人郭春园在深圳创建骨伤科医院后,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又得到极大发展,得到了海内外医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价值方面,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发展过程和对骨伤科研究实践的过程都闪现出道家、儒家的思想光辉。郭春园及其弟子、学生治病救人、辨证施治的医德医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大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项医药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殊荣来之不易。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不仅将她当作了荣誉,更当作压力和责任:如何保护、传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如何让这项古老的中医瑰宝在今天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服务,是他们面对的新问题。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医药项目后,为了给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寻求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之路,平乐骨伤科医院采取了很多方法,在制度上、组织上、人才上都做出了诸多努力,确保保护、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度上,和国家、省、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制度相一致,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让保护、传承工作有章可循,并依此建立完善了对于“郭氏正骨医术”的详细保护机制。
组织上,为了使保护、传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平乐骨伤科医院成立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保护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黄明臣任主任,副院长杨泽晋、陈汴生、黄梅任副主任,李郑林、张卫红、易小波等一批骨干医生任委员。管理委员会下设一个专家顾问组和四个管理组,分别是专家顾问组、骨伤管理组、筋伤管理组、药物管理组和宣传组,对保护、传承工作具体实施。
人才上,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评定了一批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2008年3月,医院副院长陈汴生被省卫生厅评定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为了让这项祖国中医精髓能够更好地、更广泛地发扬传播,平乐骨伤科医院又在全院范围内采取个人申报、专家组评定、管理委员会认定的方式确定一批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而且还认定了11位优秀医生作为传承人的候选人。这就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平乐骨伤科医院有了保护和传承雄厚的人才基础。

平乐骨伤医院保护中心挂牌仪式现场专家荣获证书。记者张耀波 摄

平乐骨伤医院“保护中心”挂牌仪式广受关注。记者张耀波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