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来阵阵快乐的歌声
(摘自深圳商报记者梁 瑛)2009年9月24日
为“歌唱祖国——深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合唱比赛”。记者韩墨摄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9月28日,一场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举行的音乐会将在熟悉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这场在深圳音乐厅举行的《歌声里的祖国》交响合唱音乐会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也是刚刚结束的全市群众性合唱比赛的延续、升华和高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7个合唱团将与另外6个优秀合唱团体同台演出,在歌声中回顾新中国60年征程。
深圳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歌声里的祖国》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共同主办,除深圳交响乐团担任现场伴奏外,参加演出的13个合唱团均为非职业优秀合唱团体,全部参演人数近千人。在音乐会筹备期间,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多次听取汇报,对晚会的主题、结构等提出意见。各主办单位也积极配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排出一场兼顾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群众参与性的合唱晚会。
老歌新唱耳目一新
据悉,音乐会由序、纯真年代、激情岁月、守望春秋、祖国万岁五部分组成。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介绍,本次音乐会突出的特点是诗、乐结合。全场音乐会共演唱23首歌曲,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是共和国60年来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观众可以从歌声中体会共和国成立60年走过的轨迹。本场音乐会中,每一首老歌都经过了重新编排,或对旋律进行改编,或对配器进行改编,或来一段新的变奏,或在唱法上有所突破,尽管歌词仍然琅琅上口,曲调却已经全然不同。陈威说:“老歌新唱,一定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与一般的合唱音乐会不同的是,此次音乐会中,诗歌成为歌唱之外的另一个主角,成为本次音乐会的灵魂。音乐会以领唱、混声合唱、配乐诗朗诵为主要表现手段,为了表现“祖国在歌声中前行”这一主题,主创人员对歌曲进行了历史的编排,通过精心剪裁,重新编曲,用诗歌代替主持词,用诗朗诵把歌曲串联起来,系列交响音乐诗分布在各个乐章开始,各种艺术方式巧妙结合,使得演唱曲目衔接流畅、浑然一体。23首歌曲汇成一句话——“祖国万岁”。
展示深圳音乐力量
本次音乐会由田地担任总撰稿,黄仁忠担任总导演,姚峰担任音乐总监。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乐会从歌曲、主创到演出,全方位体现了深圳本土音乐力量。在歌曲的选择上,音乐会的23首入选歌曲中,有11首是深圳原创歌曲,特别是深圳市音乐工程中新创作的《走向复兴》、《祖国万岁》、《兄弟民族》等将作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推出。《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深圳人特别熟悉的曲目,也将陆续登场。
从主创人员到演出人员,也大多是深圳本土艺术家。参与演出的团体,除了从5月份开始的合唱比赛中挑选优秀团队之外,还集中了深圳市最具代表性、最高水平的几个合唱团,如曾经多次在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奖的音协合唱团。陈威说,这次音乐会可以说是在广泛群众基础上的专业水平晚会,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将为明年创办深圳合唱节打下基础。
晚会的另外一大特点是观众和演员浑然一体,在“歌唱祖国”合唱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几个团队将作为此次音乐会的基本观众,他们除了依次演唱优秀比赛曲目外,还将与台上演员一同高歌《走向复兴》和《歌唱祖国》,他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全场唱响的歌声,将用极具震撼力的方式表达出一座城市用音乐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的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