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38.6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1300多名深圳人犹如一个个文明使者行走在援建一线

深圳大爱洒向陇原大地

(摘自深圳商报 记者 程军祥)

 

 做完白内障手术见到光明,当地老人向深圳医生连声道谢。

 

 针灸推拿博士鲍圣涌正在为群众治疗。

 

 深圳援建干部给当地孩子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

 

1300多名深圳援建者主动请缨,舍弃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条件艰苦的陇南大地,他们用激情和爱,在陇南大地书写着人生壮丽的画卷,书写着两地血浓于水的情谊。他们给灾区群众带来一份份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之外,还把深圳这座文明城市的大爱带到这里。日前,中共甘肃陇南市委正式发文,要求该市党员干部向深圳市对口支援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深圳前指)的全体援建人员学习。文件指出,深圳援建人员把深圳独有的特区精神、特区速度、特区质量、特区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带到了陇南,创造了许多值得陇南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陇南市灾后重建工作树立了可比、可学的榜样。

陇南市委副书记黄泽元告诉记者,向深圳援建人员学习,其实就是向深圳学习,深圳援建人员是深圳精神、深圳理念的最具体、最生动的载体。

 

众多白内障患者喜获光明

72岁的焦义生老人住在武都区柏林乡石桥村公路边上的一所土坯房里。低矮破旧的老屋,四壁用泥土夯砌而成,木质的窗框上贴着几片残破的塑料布,昏黄的光线斜照着床上全家唯一的一床棉被。3000多元的白内障手术费用,对于陇南农村与焦义生贫困状况差不多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老人患白内障后,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医治。811,当阳光救助基金的医生为焦义生揭开眼前纱布时,老人久久拉住医生的手不放,连声说共产党真好!深圳人真好!不停地重复说着谢谢、谢谢……”

20098615日,深圳市慈善会阳光救助基金、深圳市对口支援前方指挥部、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罗湖区残联主办,深圳阳光医院集团承办的甘肃陇南免费复明行动,在甘肃省武都、文县、康县等地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使陇南地震灾区近半数的失明老人走出黑暗。

陇南市武都区佛崖乡柏树坝村52岁的妇女石打儿,不仅双眼白内障失明,双耳也聋了,幸运的她在这次免费复明中获得救治,术后视力达到4.3。当她的女儿用手语问她能否看见时,这位因长期聋哑而沉默寡言的老人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的女儿告诉记者,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分钱也没花,就看到了光明。

陇南市副市长杨秋红高度评价本次慈善复明行动,赞扬深圳爱心医疗队不远千里、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的无私爱心和奉献精神。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对口支援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张文说,慈善光明行,是造福灾区人民的爱心义举,必将像深圳援建在陇南大地的永久性建筑一样,铸就深陇人民深厚情谊的丰碑。

 

援建者的爱心扎根陇原

我市驻扎在甘肃地震灾区对口支援一线工作人员共有1300多人,其中工程建设人员1200多人,其他还有医生、教师、志愿者等。他们中,有的人父母已白发苍苍,有的人孩子还在蹒跚学步,有的人正与爱人热恋,有的人正新婚燕尔。可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发,一头扎进山大沟深的甘肃灾区,把对亲人的思念和歉疚深埋在心底。

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建设局副局长孙晓明的母亲因病住院做手术,他却没有回深圳陪护;前方指挥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沈涤的老母亲已经89岁高龄,体弱多病。去年10月底,沈涤接到家中电话:母亲病危!他立即请假往湖南老家赶。可是,从陇南赶回去谈何容易?在险峻的山路上奔波了一天,人还没有赶到西安,噩耗就已经传来:母亲已经病逝。如果他在深圳,是完全来得及赶回老家见老母亲最后一面的。沈涤的同事说;12月初,正在武都区城关中学工地上忙碌的深圳鹏程集团副总经理李忠山,突然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父亲在深圳去世;深圳鹏城建筑集团武都区城关中学项目部经理董善君从去年7月就来到工地,当时不到1岁的女儿还不太会叫爸爸。去年春节回家过年时女儿已经可以熟练地叫爸爸了,但只是对着爸爸的照片叫;市规划局青年干部邵民本来准备2008年金秋结婚,对口支援工作开始之后,他马上决定推迟婚期,报名来到了甘肃灾区;市民政局干部曾凯、市委宣传部干部王震雷,还没度完蜜月,就报名参加灾后重建,把新婚的娇妻留在深圳独守空房。

去年10月份,深圳援建者栾静来陇南后,不仅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还把妻儿、亲戚们全拉进来了。看到受灾乡亲需要药品、食物时,他的儿子拿出压岁钱和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妻子拿出家里积蓄,亲戚们也出钱,购买食品、药品和其他赈灾物资。在栾静保存的一张给地震受灾乡亲赠送物资的清单上,详细地记载着他们的爱心:“5.12”期间,组织捐款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表哥捐助的2000床棉被,200顶帐篷,食品1卡车等。表弟捐10万元,帮助两户汶川乡亲重建家园;在陇南参加援建期间,他自己捐助文体图书等物资1万多元,6000多元的衣服,8000多元的食品、急救药品,大哥、妹妹捐助2万元棉被、500套文具、500个书包、1000个电筒、500双雨鞋,朋友捐助感冒药品2万盒。瞿能友把家搬到了陇南,他在前指工作,妻子熊必珍在陇南市实验小学支教,8岁的女儿丽莎也在陇南上学。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从去年开始,先后有20名深圳医生在甘肃地震灾区支医,他们一到岗,很快就以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所在单位及患者的认可。

针灸推拿博士鲍圣涌来到了武都区中医院,他一上任就大秀传统中医正骨的绝活,远近病人听说是深圳专家来了,纷纷前来找他诊治。记者在诊室里看到,鲍圣涌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通常是左三下、右三下,几下子就完成了治疗,几分钟后病人当场表示真的感觉病痛没了。找博士看病的病人很多,每天科室外一早就有远道而来的病人排队等待。博士来到科室后收了4位助手,他们已能初步掌握正骨手法。助手高鹏表示,能跟鲍博士学习是难得的机会。

41岁的心血博士梁振涛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到偏远山区帮助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感觉自己已不再年轻,如果再不到这些地方去,以后就可能没机会了。去年报名去西藏墨脱,因为种种原因没成行,接着报名来陇南,第一批的名单里没有他,他仍不死心,继续报名,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陇南。他说在这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改进,尤其是他念念不忘的急诊科,他需要这样的经历和机会。

陈新医生所在的是武都区人民医院,看到当地社康医疗的不足,而自己又有着5年的社康医疗经验且是全科医生,就主动要求去条件艰苦的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这是武都区唯一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虽然院办院管,但这方面的工作在当地没得到足够重视。陈新心想深圳有着社康卫生服务的先进理念和制度,应该引入。于是上午在区医院,下午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边奔走,指导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印制儿童体检手册。

由于陇南当地医生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受过本科教育的人更少,使得整体医疗水平不高,因此,技术帮扶是支医队的工作主线。队员们一到挂职单位,就纷纷把自己的专长列成菜单提供给单位,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培训课程,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陇南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