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38.6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深圳制造大型电视纪录片《深圳村庄30年》下月播出

(摘自深圳商报 记者 何文琦 实习生 杨朔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深圳建市30年、改革开放30年这个30’的特殊时候,到了勇敢面对和梳理总结深圳村庄历史的时候了。”3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深圳村庄30年》制片人陈宏的目光深情聚焦深圳原住民,通过口述实录的手法,打造完整版的深圳村庄30年时代进程录。

记者昨日获悉,该纪录片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剪辑,预计下月播出。陈宏表示:通过更多地关注历史转折处的小人物命运,展现一个大时代和他们的深圳,填补深圳30年改革开放中关于原住民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空白。

 

创意源起:抢救珍贵历史记忆

《深圳村庄30年》是为纪念深圳建市30年、建国60年推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由市史志办、深广电、深圳青年杂志社、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出品。最初的创意起源于陈宏与深视财经频道制片人欧阳华南的碰撞。陈宏说,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这座城市所历经的变化之大有目共睹,而偏远村庄里面的原住民却是很少被提及,他们在改革开放30年里做出的巨大牺牲也常被世人忽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的心理、认知或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内心深处的波澜同样无人关注。倘若现在还不抓紧用镜头去记录和还原他们身上浓缩的历史,那些与之相伴的珍贵历史记忆将烟消云散。

深视财经频道制片人欧阳华南强调,电视政论片《珠江》同样聚焦深圳历史,但更多的是以高端访问聚焦改革人物,而《深圳村庄30年》则从深圳村庄中普通人的角度切入。他们被改革推动又参与融合到改革进程中,过去的节奏被城市文明所打破,他们开始主动寻找新的生活平衡。

《深圳村庄30年》选择了27个村庄进行拍摄记录。包括南岭村、渔民村、万丰村、怀德村、楼村、福田村、东方村、上沙村、下沙村、沙嘴、六约村、西坑、爱联、横岗、大芬等等。谈及村庄选择的标准时,陈宏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对农村城市化起过巨大推动和影响的典型村庄,如沙嘴村、蔡屋围村、皇岗村、坂田村、万丰村、渔民村、福田村、南岭村等是绝对不能遗漏的,因为他们是观察深圳城市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纬度;其二,各个村庄要能够代表不同的类型;第三,要考虑各区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体现全面性;第四,选择在城市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等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特征的村庄

 

拍摄核心:了解藏在深山里的开放村

陈宏用一句话概括了整部纪录片的核心:探寻深圳的改革之根、历史之根、地理之根、文化之根。他说,其实深圳的开放历史已有2000多年,当初的蛇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此后不断有深圳人漂洋过海,到达了世界的30多个国家,带回了大量的海外先进思想和技术。探讨改革开放之后村庄的变化与生活,了解藏在深山里的开放村,对今天来说依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实地拍摄,使更多人对深圳村庄的家庭传承、文化习俗、地区迁移等有更深入的认知,并系统梳理,订正谬误。对于深圳历史之根的追寻包括:记录深圳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发生在深圳变迁时期的重大人物与事件、革命历史以及改革30年间对深圳改革事业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和事件等等。文化之根则是对渔灯舞等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记录。

福田村,这片30年前还是稻田横立的深圳城中村,在与世界500强企业沃尔邂逅后,究竟会碰撞出一种怎样的异国之恋;上沙村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现在建立了深圳第一个高科技园和手机产业集群,快速的经济发展引人思考;恩上村的村民们为改革开放做出过巨大牺牲,他们的命运一波三折,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平衡以实现多赢……30个村庄届时将一一呈现荧屏,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用心发现:独特的不为人知的深圳

45年前的一个夜晚,深圳大鹏半岛东南一个叫马料的村子,全村20多户人家、70多口人,静静地走进一条木制的大船,然后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这些拖家带口的村民去了哪里?为何要逃离家乡?直到今天似乎还是一个谜。陈宏回忆道,拍摄组从市区去大鹏,爬山用了近两小时,下山又花了两小时,最后的成果只有一分多钟的画面。他说:马料村是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这一分钟的画面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剧组的一天时间完全值得付出。

30年的巨大变迁,很多村庄的模样已经不再。为了让风云激荡的30年改革岁月代代相传,从去年5月开始,摄制组就开始了全面的准备和拍摄工作。团队的核心人员近20人,外援有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学者10余人。一年多来,整个团队日夜兼程几乎没有休假时间。陈宏告诉记者,纪录片中采访画面约70%,资料画面约30%,其中独家发现的采访内容占了20%。深圳版的乔家大院”——高岭村会让人感慨深圳原来还有如此神秘美丽的地方。高岭古村位于南澳七娘山北麓的半山上,整个村庄以客家围屋的建筑格局为主,所有建筑群包围的核心是一座高岭小学。村落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背山面海,依山而建,建筑层次错落有致,空间丰富,它不仅仅有客家村的建筑结构,而且有很多意大利罗马的建筑结构特点,完全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深圳村庄30年》在大芬村进行拍摄。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