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看义工
“编外记者”助学记
(摘自深圳晶报)

在四川灾区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简介】
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是深圳文明的第一名片。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区义工联注册义工18万余名,但实际上,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者已超70万人。做义工,成为生活时尚。
榜样档案: 李坚强(南澳街道办)
榜样心语: 通过我的文章和镜头,把山区孩子们的状况传递回来,我相信深圳会以千万倍的爱心给予回应。
李坚强是大鹏半岛上活跃的“编外记者”。因为他的职责是宣传,他的爱好是做义工。工作时,他采写民生实事,闲暇时,他奔驰赴山区,报道山区孩子的苦与乐。
单身哥资助贫困学生
1998年,李坚强已是义工。他从贵州长顺县支教志愿者处得知,当地有位成绩优异的贫困女生晓菊,刚考上高一就面临辍学。虽然坚强当时只是企业普通员工,月薪不到2000元,但是,“那时候我还是单身,没有负担,省一些就够小女孩交学费了。”
3年一晃而过,在李坚强的帮助下,晓菊以优异成绩考上贵州师范大学。女孩还没报到,李坚强就赶到贵州,带她去了贵州师大,并在大学门前的储蓄所里,给晓菊开设账户、存入学费,还手把手地教晓菊如何存取钱、使用ATM机……
感激的女孩在日记里写道:“等我毕业工作的时候,我希望给爸爸妈妈起一栋房子,砖瓦房,然后到深圳看看大哥……”
毕业后,晓菊当上了一名小学老师,但李坚强并没有停止帮助她。当晓菊告诉他,摆所镇的沙冲小学失学率很高,学校里40多年来都没有一间阅览室,孩子们都没看过课外书。李坚强又带领了4名义工实地考察,并当场结对帮助3个孩子重返校园……
看着自己帮助过的学生把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李坚强感觉身上的担子终于有人分担了。
率“驴友”进藏送书
李坚强还是个资深“驴友”,2006年,他突然想,将自驾游和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如何?
说干就干,他组织了3辆越野车、10名队员发起“寻找雪域的希望·深圳-西藏心连心”爱心自驾游车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西藏林芝波密县玉普乡中心小学时,县委为队员们献上了雪白的哈达,孩子们已经早早地列队等待。孩子们的高原红和他们拿到文具书本时的灿烂笑容,让李坚强更坚定了“公益旅游”的决心。此后每一年,他都坚持组织深圳义工及社会热心人士自驾车到云、贵、川、藏扶贫助学,并提供给媒体,以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义工行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