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麒麟舞向国家级非遗迈进

(摘自深圳商报 记者 聂灿)

 

近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省三次严格审核对外公示,目前进入报批阶段。深圳市传统舞蹈类别大获全胜,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大船坑麒麟舞、松岗七星狮舞榜上有名,占据6个新晋省级非遗项目的半壁江山。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获悉,已经顺利通过20天公示期的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和大船坑麒麟舞经广东省文化厅推荐,将作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向国家级非遗名录迈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陆续展开,新一轮的申报将围绕项目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传承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申报单位有喜有忧

据了解,麒麟舞种类繁多,流传于广东各地,惠州、中山、东莞等地都有各具特色的麒麟舞队。20088月,广东省第二届麒麟舞大赛在惠州举行,深圳获得3金3银的好成绩,无论是舞蹈编排、配器、舞步技法都明显技高一筹。

获得向国家级名录进军的消息后,两家负责项目申报的非遗保护单位表露出不同的态度。永胜堂麒麟舞项目申报单位——坂田街道文体中心非遗工作人员信心满满,主任沈敬勇表示,从事非遗保护工作3年来,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永胜堂麒麟舞有近200年的历史,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鲜明的地域特色加上有效的传承保护,为入选国家级名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和坂田街道乐观的态度略有不同,大船坑麒麟舞项目申报单位——大浪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欣喜之余,流露出更多的疑惑和担忧。主任王艳霞告诉记者,尽管省级申遗成功给了非遗工作者很大的信心,但缺乏常态的训练机制,年轻人参与热情不高,没有固定、稳定的训练场地和经费来源,技艺日渐寥落,项目传承难以为继。

 

申报是为了传承下去

传统舞蹈方面,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并极具历史、审美、传承价值。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而得名,由创始人熬头四于1840年创编,随着麒麟队的发展,沿袭至今已传承有11代,近200年历史。

200712月入选区级非遗项目以来,永胜堂麒麟舞在当地得到有力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拥有一支近50人的专业队伍,最小的10岁,最大的65岁,其中不乏女性。在街道的帮助下,不仅有近乎一个篮球场大小的训练场,还有专业的舞台、道具房、办公室,并坚持着每周3次、每次两小时的舞麒麟及武术训练,每逢村里春节拜年、娶妻生子、新宅落成等喜庆活动,麒麟队都被受邀表演,深受当地人喜爱。

坂田街道文体中心张婷看过各种各样的麒麟舞表演,作为一名外乡人,她对麒麟舞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随着麒麟队的外出表演,以舞麒麟的形式表现民间传统舞蹈,传递客家节日喜庆习俗的文化现象也逐渐深入到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舞麒麟也由原来单纯的节庆和民俗活动上升至群众业余文化和强身健体活动的需求,并逐渐形成了坂田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氛围

代表性传承人张志明是地道的坂田人,今年51岁,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人称矮哥,学习麒麟舞近40年,还出资金组织、筹划麒麟舞队,是村里有名的人物。自1998年起,他先后出资近40万元,不仅在各地开馆授徒,还带领队伍参加各类麒麟舞大赛,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推广、沿袭。

为备战将于817在番禺举行的麒麟舞大赛,我每天都会带领麒麟队进行3个小时的强化训练。在得知自己目前是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后,矮哥喜不自禁,他告诉记者,开一间专业的麒麟舞学校,让孩子们多多了解并学习麒麟舞是我最大的愿望。

据了解,为将非遗项目原生态地保存下来,坂田街道将启动一系列保护计划,走访了解麒麟舞的村中老人,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将技艺留存下来;启动各村巡演计划;落实活动经费;积极参与各类赛事,不单为了申报升级,将珍贵的文化传统留存并保护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沈敬勇说。

 

传承下去才是有效保护

深圳在历史上一直是客家聚居之地,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广府文化在此交融,一批丰富而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麒麟舞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和众多麒麟舞不同,大船坑的舞麒麟一般长三至四米,最长的可达6米,对舞者有极高的力量及技巧要求。麒麟头部用木头、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随意转动,口部能自由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鳞片,华丽之极。

光有热情是很难维系的,作为大浪街道唯一非遗项目,大船坑麒麟舞虽然已经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推荐名录,但保护和传承方面进展不大,仍面临众多困难。大浪街道非遗办负责人王艳霞谈起辖区内非遗工作的开展,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她的担忧主要表现在项目经费不足、没有固定场地、受年轻人冷落、技艺后继乏人、项目处自生自灭状态等方面,亟待业内人士及专家支招。

据了解,宝安大浪街道目前辖区人口共50万,拥有本地户籍人口数7800,仅占人口比例的1.56%,外来务工人员占辖区人口的绝大多数,大家对麒麟舞缺乏常识性的了解,没有文化氛围,缺乏关注度。

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走入到舞麒麟的队伍中来,否则技艺将面临失传危机。大船坑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谢玉球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发展,民间技艺不再受年轻人追捧,加上一些技术学习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坚持学麒麟舞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不是忙着赚钱,就是嫌技艺老套,20人的队伍很难维持。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表示,非遗保护工作不是某个人、某家机构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文化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应当一步一个脚印。他建议,从宣传、推广做起,从培养居民的兴趣和关注度入手,激发保护意识,深入地去了解非遗的魅力,这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每逢村里春节拜年、娶妻生子、新宅落成等喜庆活动,麒麟队都被受邀表演,深受当地人喜爱。

 

▲永胜堂麒麟舞有近200年的历史,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