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罗湖社区文化建设成亮丽风景线

400多支文化义工队伍唱响文明之歌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戴晓蓉 袁粮钢)

 

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舞台搭进社区,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走进群众,社区里天天有歌唱,公园里夜夜有戏看,家家户户齐上阵,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是记者日前在罗湖辖区进行采访时看到的一道亮丽文明建设风景线。

400多支文化义工队遍布罗湖83个社区

每天清晨,东湖公园文化广场上,悠扬悦耳的歌声、乐声会准时响起,来自附近社区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你唱歌来我跳舞,你弹琴来我唱戏。大家围聚在一起,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每天,在翠竹街道的百仕达老年大学,上百名学员在这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他们学写字,练画画,跳秧歌,打腰鼓;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到全市不同社区进行演出,举办晚会,对他们来说,这已是家常便饭。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皮影戏,甚至走出了国门。

每逢周末,在罗湖商业旺区人民南商业街,在金光华广场前,市民便可欣赏到雅俗共赏的周末广场音乐会;在海燕广场的水幕电影旁,可以看到梦幻的滑板表演;街头的漫画家、民间艺人也会吸引路人的目光。

每年,罗湖举办的邻里相亲社区广场文化节更是社区文化大放异彩的时刻。

然而,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在罗湖天天上演的这些社区文化大戏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那就是遍布罗湖83个社区的400多支文化义工队伍。他们都是最普通的社区居民,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给社区增添了几多和谐与欢乐;他们是最基层的文明使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罗湖的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明指数日益提升。

 

姿多彩群众文化倡导文明生活

这些年,政府大力倡导社区文化建设,给我们插花地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来自罗湖区插花地马山社区的居民周桂娣告诉记者,马山曾经是辖区内最典型的脏乱差社区,加之居民文化素质不高,精神生活贫乏,社区里一度打牌赌博成风。

然而,近年来的社区文化建设使马山社区的面貌大变样。短短几年时间,社区里建起了两个文化广场、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一间老人舞蹈室、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循环经济种植园,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我们社区成立了好几个文体队,居民闲暇时就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年轻人下了班在一起搞运动,喜欢花花草草的老人们整天在种植园里忙种花忙种树!周桂娣开心地说道。

而一年一度的东晓街道邻里节更是辖区居民的一件盛事。今年78日,第七届邻里节在东晓社区公园热闹开幕,来自辖区8个社区的男女老少个个笑逐颜开,大伙儿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台上,居民自编自演的合唱、舞蹈、小品、快板,个个精彩;台下,居民们端来了自己亲手烹饪的300多个佳肴,摆起了百家宴,连摆菜的桌子都蜿蜒上百米。

“‘邻里节是我们社区居民的欢乐节、文明节!文艺演出,吹拉弹唱,大家都能上台一展身手;百家宴,不但品尝了南北风味,邻里间的距离也就此消失;大伙儿还一起买来蛋糕,点起蜡烛,为社区里的几位老寿星祝寿,倡导尊老爱老之风。正是通过举办许多这样的文化活动,这些年来,我们的社区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文明!来自东晓社区的居民朱淮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搭建文化舞台提升城区文明指数

近年来,罗湖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引导居民文明生活,打造城区文明氛围作为提升城区软实力的重点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都予以了倾斜。

罗湖区政府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采购服务、委托承办活动等多种形式,扶持辖区社区文化团体。据了解,仅在2008年,该区政府就一次性投入100万元举办社区广场文化节;去年底,罗湖区政府安排166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辖区412个文化义工队;此外,区民政局还每年拿出327万元老有所乐计划专项资金补贴辖区的老年人社团。

同时,罗湖区还不断加大基层文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辖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穷尽办法,创造条件打造文化大舞台。目前,辖区已基本建成了一个集文娱、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广场网络,拥有社区文体广场124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就有60个,社区居民90%以上的文化活动都在文化广场举办。老百姓开展文化活动有了阵地,社区文化更加蓬勃发展。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