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楼”—— 变迁的见证者
(蔡惠生 文/图)
曾有过那么辉煌的一段历史,是整个观澜古墟兴盛衰败的见证者,是观澜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代表作品---红楼。
红楼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西洋建筑,旧时称“公益酒家”,但因建筑外观为红色,当地人更喜欢称之为红楼。据悉红楼始建于1923年,耗时2年、花费白银约2万两方建造完成,但数十年过去,今天以更大的难度将它整体“搬迁”却仅需6天,让人感慨不已。
观澜老街是深圳现存的、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墟,是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风貌的实物建筑。据了解,深圳将对老街古建筑、街道、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规划和修复,再现观澜原住民生活的原生态。
2009年7月21日上午9时30分,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观澜古墟“红楼”保护性平移工程正式启动, 27日午后,人们在43米外看到维持原样几乎原封不动的“红楼”已完好搬迁至新址……

观澜古墟兴盛衰败的见证者---红楼和见证红楼整体平移“搬迁”的本地居民

红楼平移引发市民关注

红楼平移引发市民关注

给红楼铺设新滑道钢板并抹上厚厚的润滑油脂

担任平移重任是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显示“红楼”平移的距离红标, 平移起始标点

显示平移的距离红标, “红楼”平移终点

“红楼”平移引来许多附近居民围观

六天红楼走了43米, 已经完好搬迁至新址的红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