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2刘成浩:国民党撤退与三兄妹擦身而过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叶志卫)
在一张“边纵1949年10月布吉火车站待命进军深圳”的老照片上,记录了参加革命的三兄妹随部队进入深圳的情况。通过他们的口述,记者了解到解放深圳时的故事。
今年77岁的刘成浩先生目前在英国居住,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和两个妹妹刘成仪、刘成善都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上,他们当年都是边纵的小战士。刘成浩1932年出生在香港,童年跟着父母在广州、上海、南洋等地颠沛流离。他参加革命后影响了两个妹妹,带着两个妹妹加入了边纵部队。“我当年只有17岁,刘成仪16岁,刘成善15岁,我们在边纵一支三团,年纪小,属于小鬼级别的人。”刘成浩说。
1949年10月下旬,深圳解放了,部队开始进入深圳,刘成浩三兄妹是随大部队第一批进入深圳,“我们和其他战士从龙华行军到布吉,在布吉火车站等了一段时间后,坐上了一辆敞篷小火车,来到了东门的小火车站。”这张照片,是他们在布吉火车站等待进入深圳时留下的合影。刘成浩估计照片是香港记者拍的,“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照了相,后来是文艺宣传队的同志给我们送来照片。我们进入深圳以后,不少在街头展出的照片,是当年《大公报》的记者拍的,这张照片可能是香港的记者朋友拍的。”刘成浩说。
刘成浩的妹妹刘成仪当时在政工队工作。她还回忆说,“我们在布吉的火车站等待时,还看到国民党军队坐着汽车撤退,他们的汽车就和我们擦身而过,彼此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她回忆说,在进入东门之前,在部队的集会上,领导一再传达上级命令:保持纪律,不可以和国民党军队发生冲突。
刘成仪告诉记者,进入东门后,政工队的主要任务是搞宣传,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当时,东门已经有很多地下党同志,他们就组织了很多群众聚会,我们就上去给群众讲共产党的政策。我们还给大家唱客家山歌呢。”她说。
在当时的东门老街南塘(今南塘商业城一带),刘成仪还接待了很多来自香港的进步青年,“我党在香港有地下工作者,很多香港青年受到他们的影响。深圳解放后,他们从香港来深圳了解我党的政策,由我们政工队负责接待、解答问题。”刘成仪回答说。
解放后,刘成浩在深圳的政法系统工作。1971年他去了英国,直到1993年才回国,在英国,他从给餐馆洗盘子开始,最后创办了自己的中餐馆,他还是英国剑桥华人联谊会的副会长,“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祖国,剑桥的华人都知道,谁要说中国坏话,我会打他的。”他说,他还在自己的观澜老家办一个小型的展览,给后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刘成浩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叶志卫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