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座座丰碑镌刻忠烈铁血昭示千秋未来

第八站 烈士陵园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王奋强)

 

历史瞬间

屹立在深圳北环路婆岭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1036名革命先烈的英名,作为城市一道凝固的风景,从拔地而起的那一刻,就岿然耸峙于山海之间、苍穹之下,任凭风雨、流岚和岁月的剥蚀。这铭刻着生命与热血、标识着勇敢与无畏、积淀着理想与信念的建筑,有如巨大的历史块垒,以坚实的岩体、无言的沉默,向着未来无尽地倾诉……

 

12位烈士长眠庙角岭烈士公墓

烽火岁月,壮丽人生。在采访痛歼国民党顽敌的江南大捷期间,记者曾与亲历激战的边纵老战士李群芳、李长生、阮群一同登上地处龙岗区龙岗街道的红花岭,重温那战火纷飞,弹雨如织的浴血奋战时刻。在38位边纵战士鲜血浸染的红花岭山冈上,现如今已高高矗立起了龙岗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们名字镌刻在了碑身的基座上;而这些烈士的忠骨则被掩埋在了红花岭以北的南坑群山之中,枕山风林涛为眠,受后人缅怀追念。

在采访江南大捷首战沙鱼涌袭击战过程中,当年潜入敌营现场搜集情报和后期清理战场的原大鹏武工队队长廖梦,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令人萦怀又心碎的往事:历时3个多小时的沙鱼涌激战之后,他带着武工队员们,把12名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尸体运了回来,按着花名册,让老百姓帮着抬到葵涌庙角岭掩埋了。

近日,当记者冒着酷暑深入龙岗区葵涌街道庙角岭时,这里青山逶迤,绿意葱茏,一座纪念碑高耸在山冈的怀襟之间,远远望去,碑身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在当年掩埋沙鱼涌袭击战牺牲烈士的地方,如今,已建起了巍峨的葵涌革命烈士纪念碑。拾阶而上,纪念碑基座的正面,是2003年秋葵涌镇人民政府重修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文,背面为57位葵涌籍革命烈士的英名,而12位在沙鱼涌战斗中牺牲的战士名字也镌刻在上:文闰、刘炳、宋华、黄才……”英魂已远,青山力挽!

采访中,记者还在葵涌街道土洋社区东纵司令部旧址近旁的一个山冈上,瞻仰了土洋革命烈士纪念碑。富有革命传统的土洋人,将全村9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家乡的高处,接受后辈子嗣的瞻仰凭吊。

 

1036位革命烈士留名深圳烈士纪念碑

青山埋忠骨,丰碑昭日月。在深圳这片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热土上,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孕育了英雄的革命精神。烽火岁月,优秀的儿女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赤胆忠心,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冲锋陷阵,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下了鹏城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为纪念深圳和港九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昭示未来,教育后人,深圳市政府于1983年把坐落在红岭广场,就是现在地王大厦那里的原宝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迁建到了北环路婆岭。在婆岭之巅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管理所所长刘金生引领我们参观这片宏穆大气的建筑群,历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以及建设历程。

“1987年建有烈士纪念碑、停车场、烈士英名亭、园内道路等的首期工程完成,正式对外开放,伴随着撤县建市的历史进程,宝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更名为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10月经报请广东省政府同意,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更名为深圳革命烈士陵园。

重温那段风云起伏的历史岁月。进入近代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深圳人率先发动三洲田起义,掀起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积极支援国民革命和省港大罢工,震撼了反动势力营垒;参加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拼死援救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掩护国际友人撤逃敌占区;投身解放战争,建立不朽功勋。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深圳人自强不息,殒身不惜,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无畏前行。

1900年三洲田起义以来,为深圳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就涌现出1036位之多!刘金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名字,全部镌刻在陵园西南角的烈士英名亭的石碑上。1036名革命烈士,其中有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10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489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414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80名;尚未查明牺牲年代的43名,在1036名烈士中有女烈士43名。

蓝天丽日下的午后时光,尽管林立的楼群、喧嚣的街市、熙来攘往的车流近在咫尺,但婆岭上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一处被苍松翠柏等深绿植被所环绕的建筑,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烈士纪念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昭示未来,教育后人。烈士纪念碑及纪念陵园,已成为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

早在195581日,宝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在今罗湖区地王大厦东大门口建成,后依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拆除迁移;1985年底在福田区梅林婆岭动工建设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陵园。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迄今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超过2200万元,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亭、革命烈士纪念馆及集队广场、园内道路及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1988年,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被深圳市政府列为我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成为我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深圳市政府斥资1500余万元重修烈士陵园。

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时刻。每年清明期间,前来烈士陵园瞻仰祭奠的人流络绎不绝,我市机关团体、中小学生、幼儿园和社会各界组织人员结队来到革命烈士陵园悼念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举行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清明节及平时,有近百万人次到烈士陵园,开展瞻仰和缅怀革命烈士活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分布在北环路婆岭上气势恢弘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外,在深圳大地上大大小小的烈士纪念碑(亭)有近20处之多,除葵涌庙角岭、土洋,龙岗红花岭,龙岗平湖、布吉、坪山,宝安龙华、观澜、沙井,南山南头等处均有分布,有如永恒的星群,映照着我们这块英雄而传奇的热土。

▲建于1955年8月1日的宝安县人民烈士纪念碑,前来凭吊的人围坐在纪念碑四周。

 

每逢清明,东纵、边纵的老战士相约来到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战友表达思念之情。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