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1 林丁娣:对丈夫无尽思念化作爱和责任
“感谢共产党,没有想到现在会有这么好的生活!”当记者在龙岗区葵涌街道社会事务办和宣传部干部陪同下,来到荔园21号小院采访林丁娣老人时,老人脱口而出。
林丁娣现年83岁,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她早早就从盐灶村迁了出来,在荔园小区落了脚,打拼生活,含辛茹苦地将儿孙们一一拉扯大。如今老人与后辈们生活在一起,曾孙已牙牙学语,最喜欢扑在她的怀里了,好一幅含饴弄孙的温馨图景。
林丁娣老人和丈夫蓝华都是根生土长的葵涌坝光盐灶村人。早年投身革命的丈夫蓝华,在解放惠州的战役中壮烈牺牲,那时儿子只有3个月大。林丁娣得知丈夫阵亡的消息后,23岁的她伤心欲绝,但眼泪擦干,却异常从容而坚定。她带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还有公公、婆婆及公公的母亲3位老人,开始了艰难的人生跋涉。
她亦耕亦织,勤俭持家,将老人养老送终,将唯一的儿子养大成人。儿子学业有成后,先后在深圳中学、葵涌镇从事教学,之后担任葵涌镇的党委秘书。但天有不测,1988年儿子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失爱子的她又肩负起引领蓝氏子嗣们风雨前行的重责。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在林丁娣老人这里,都化作了对晚辈的爱和责任。
作为革命烈士的遗孀,林丁娣老人心怀感激,她告诉记者:政府、街道办领导逢年过节总是前来抚恤、慰问。感谢共产党,让她过上了今天这么好的生活。

83岁的烈士遗孀林丁娣抱着曾孙子,回忆当年丈夫为解放惠州城牺牲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