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2范超雄:父亲牺牲时我出生才40天
“我父亲牺牲时,我刚刚出生才40天。我长到9岁时,是我姑姑带着我,才将父亲的尸骨从他牺牲的地方带回了葵涌,入土为安。我父亲,现在就埋在离这里不远的葵涌墓园。”62岁的范超雄老人已退休在家,正在儿子盖在土洋村后背山一巷一号小楼中养病。
提起自己的父亲,提起父亲牺牲的具体地点,他告诉记者:是在龙岗回龙埔的山塘里。
“我们家出生贫寒,我父亲范佳13岁就参加革命,他牺牲时也只有23岁,那是在1948年国民党军队展开清剿时。我父亲那时在边纵专门负责收税,遇到清剿的敌军时,为了不辱使命,就背着沉甸甸的税银缓慢转移。敌军围追堵截上来,他和另两位战友被逼退到了龙岗回龙埔的一个山塘边,他们当时是两支短枪三条长枪,拼死抵抗,子弹都打光了,他们就背着税银想跳到山塘里藏身,结果身陷山塘,被塘中的烂泥死死粘住,最后活活被敌军打死。”
作为土洋九烈士之一,范佳的英雄事迹被当地的贤达人士编撰成书,交由出版社出版后赠予烈士后人存阅。
范超雄就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土洋村长大,后来进入码头公司工作,之后调往他处,退休后又回到土洋安度晚年。他对葵涌街道办社会事务办的评价是“有求必应”,他告诉记者,“去年刮台风,父亲范佳的墓葬碑遭损毁,我就向社会事务办打个报告,他们马上给拨付3000元,帮助我为父亲重修墓碑。”
记者发现,在土洋烈士纪念碑、庙角岭葵涌革命烈士纪念碑、龙岗人民英雄纪念碑、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范佳的名字无不赫然在列。对于他的记忆和缅怀,已不仅限囿于他的儿孙之间。

范超雄向记者讲述烈士父亲范佳英勇献身的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