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深圳大运会执委会副主席、执行局局长梁道行畅谈2011年大运会

拟设302枚金牌创历届大运会之最

(摘自特区报 新华社记者 汪涌 黄杰)

 

贝尔格莱德大运会的大幕即将落下,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序幕随即拉开。

作为深圳大运会执委会副主席、执行局局长的梁道行此前已多次来到贝尔格莱德,考察和学习当地筹办和举办的经验。此次再次抵达贝尔格莱德,向国际大体联作了深圳大运会的筹办报告,同时还在大运村里开设的深圳小屋里,与大学生运动员们交流,听取他们对举办大运会的建议,欢迎他们2011年到中国的深圳参加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在贝尔格莱德,梁道行在大运会即将闭幕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勾勒出还有两年才举办的深圳大运会的图景。

 

创新办大运、90后唱主角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年轻人的聚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不仅参赛的主角是90后,90后的身影还将渗透到志愿者、开闭幕式等赛事筹办和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将是一届90后的深圳大运会,90后出生的年轻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已有众多年轻人加入到深圳大运会的筹办团队之中,筹办队伍朝气蓬勃。

深圳大运会在市场开发方面将有不少创新。例如交通方面的工作将交深圳市交通局负责、卫生保障工作则由深圳市卫生局承担……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将大大减少组委会的人员。

历届大运会的市场开发都做得不够,深圳在大运会的市场开发上花了不少功夫,针对大运会的价值,精心做好营销方案的策划和推广,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已有12家实力不俗的中外企业成为深圳大运会的赞助商,赞助总额达到了6.75亿。市场开发不仅将使一批企业能够充分进行体育营销,更达到了顺利办赛的目的。

 

大运村将变身信息学院

深圳大运会比赛项目共设24个,拟设金牌302枚,创历届之最,将会是一届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大运会。

深圳大运会共使用63个场馆,其中新建22个、已建维修改造36个、临时搭建场馆5个。深圳的新建和改扩建场馆建设非常顺利。2010年年底,场馆将全部交付使用,进行调试或者是测试赛,为正式比赛做准备。

深圳大运会筹办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思想,就是办赛事、办城市,借大运会这个东风,推动深圳城市新一轮的发展。为了筹办大运会,深圳把十一五计划的很多项目都提前完成了2012年之前新建5条地铁和轨道交通,到那个时候深圳地铁将达到250多公里。为了迎接大运会,机场新建了第二条跑道和新的候机楼,还有很多高速公路都在新建和改造当中。

筹办大运会,将使得深圳的智能交通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惠及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深圳把新建的信息学院作为大运村,赛后这里将成为设施齐备、条件一流的一所高品质的大学。

 

筹划在海滩上举行闭幕式

历届大运会的开闭幕式都受到格外关注,深圳大运会也不例外。梁道行透露,开闭幕式已有五、六家创作团队报名投标,包括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一些团队在其中。由专家等进行评审后,最后确定主创团队。

梁道行透露,深圳大运会的开闭幕式,将采取外包的形式,让社会上一些著名的文化机构来承担,从创意到制作全部外包出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大运会。

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突出青春与时尚,会采取和北京奥运会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更多的靠创意来展现。闭幕式不一定会在场馆里面,可能将会在海边的一个旅游景区,成为年轻人狂欢的节日,在形式上也会有创新。

除了开闭幕式,深圳大运会会徽欢乐的、主题口号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吉祥物UU等大运品牌形象的征集和发布都已进行完毕。

712,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25届大运会闭幕式上,深圳市的相关领导将接过国际大体联的会旗,这也正式标志着大运会进入深圳时间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