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1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福田百余文化场馆错时服务

(摘自深圳晚报 记者 管亚东 通讯员 朱亚铭 石朝晖)

 

错时效果:

福田区、街道、社区三级99个图书馆每周服务时间平均增加19个小时,比规定服务时间增加40%;

按照服务居民的年龄特点、生活习惯、职业需求,全区99个图书馆全部实施错时服务

●7个区属文化馆实现全年双休日、节假日开放;

●8个街道文化站对接百姓需求,服务时间除900120014001800两个时段,还增加了晚上19002100时段。

 

[核心提示]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已经亮出了要在贯彻落实《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方案》中争当体制改革先锋城区,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鲜明旗帜,接下来就是如何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区委书记李平、区长张青山表示,当前工作重点就是要将阳光理政与落实三保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服务体制改革,让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对接,建设以民为本的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

福田区文化部门积极行动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率先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开展以延长服务时间,调整服务时段为核心的服务机制改革,100多家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时间同时调整,着重解决居民上班时间与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重叠的问题,从此告别与机关接轨的朝九晚六的服务模式,形成对接社区居民生活规律的错时服务新模式,让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时间跟着居民需要走。

错时服务到底有没有做到?百姓是否需要?71日晚上7点半开始,区长张青山深入到街道、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亲自检验错时服务。第一站来到新开张的南园街道文体中心,由于群众知晓率还不高,晚上读者只有30人左右,工作人员告诉区长,相比下午和晚上,还是晚上人多,图书馆一直开放到晚上9点,居民知晓率提高后会有更多人来图书馆充电。

810分,张青山来到了华富街道图书馆,这里热闹非凡,藏书2万多册的图书馆座位基本占满,大多是吃完晚饭来看书的居民,隔壁练功房还有不少小朋友在练习跳舞,文化站也有人在搞创作。一位读者告诉区长,上班族一般下班后才有时间来图书馆,非常欢迎增加图书馆6点半到9点的服务时段的举措。

835分,区长第三站来到梅林一村社区图书馆,这里小孩写作业、老人看报、青年人看书上网基本都满了,读者流量计数器上显示当天已236人次,而且秩序井然。区长特别询问工作人员错时服务是否会增加工作量,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社区图书馆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人白天8小时工作,另一人则晚上3个小时左右的延时服务,第二天两人倒班,加上闭馆休息的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和正常人上班一样。

 

启动延时服务 全区图书馆每周开放 增加1642小时

福田区区长张青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区的福田,到2008年底,全区已建成99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8个文化站、26个文化广场、7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个村级博物馆等一大批公共文体活动场所。目前,社区图书馆覆盖率接近100%,每个大片区都有1个以上大型文化设施,每个社区都有各类文化设施1处以上,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长。在硬件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的基础上,今后要认真推进软件建设,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群众获得更加多样、更加便利、更加个性化的公共服务。

福田区文化系统从实施延时、错时服务着手,积极启动了文化服务方式的变革。区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图书馆藏书已达106万册,按照区文化局统一部署,全区公共图书馆全面延长开放时间,其中区图书馆由规定每周开放56小时延长为72小时,增加16小时;街道馆由规定每周开放36小时延长为每周开放60小时,增加24小时;社区图书馆由规定每周开放36小时延长为每周开放54小时,增加18小时。总分馆97个服务网点每周对读者提供书刊借阅的服务时间累计达到5745小时,与原定服务时间相比共计增加了1642小时,增幅达40%。

同样,7个区属文化馆也将实现无双休日、节假日的全年式开放。由于场馆有限,为体现服务的公平性、全民性,周一到周五重点提供给社会公益团体活动,周六、周日和每年寒暑假重点服务青少年。福田区文化局表示,目前有40多个社会团体活跃在7个文化馆,为解决各社团用时冲突,提高场馆利用率,文化馆将推行预约服务,合理安排时间。

 

调整服务时段 百家文化场馆提供错时服务

错时闭馆,服务时间全覆盖。市图书馆馆及其他区馆都是周一闭馆,福田区图书馆就改为周二闭馆,错开休息时间,各街道范围内的基层社区图书馆也分别错开闭馆休息时间,周一至周五轮流闭馆休息,例如分别在八卦一路、八卦二路邻近的鹏盛、华林两个社区图书馆,闭馆时间安排是一个为周五、一个周二,这样能保证居民周围每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图书馆对外开放。

错峰开馆,灵活服务。全区97个图书馆分别根据各社区居民、读者对象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的不同,错开对外开放时间,以保证在读者最多的时段开放服务,在读者最少的时段进行休息。例如,天安社区打工青年集中,上午图书馆少人光顾,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就调整为两个时段:下午12001730,晚上18002130;莲花北、紫荆等社区退休老人居多,他们大多起得早、三餐依时,生活规律稳定,服务时间就拆成三个时段:83011301400170018302130;下沙社区为农城化社区,一般到了中午才是居民活动高峰,所以开放时间为一个时段:12002100

同时,作为百姓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8个街道文化站也启动对接百姓需求的改革,将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2001400180019002100三个时段。

 

拓展服务内容 贴近百姓开展四大服务

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书?想要的书最近的社区图书馆没有怎么办?该还书时忘记了怎么办?读者能想到的问题,图书管理人员要提前想到。福田区各级图书馆贴近百姓,开展四大服务活动,以上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总分馆制的统一服务。最大的特色是通借通还,读者在福田区图书馆总分馆任一服务网点办理借书证,即可在全区范围内97个馆藏地点和服务网点任意借还图书,此为全区通借通还。在区馆及8个街道馆还能使用市图书馆及其他区图书馆的借书证借还图书,此为全市通借通还。

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最大特色是按需送书。莲花北社区有残疾人康复站,除了为他们多配送一些保健类的书籍,图书馆还提供流动服务,根据他们的需求定期更换书籍;天安社区外来青工居多,配送的书籍就以法律类、应用类、专业工具书等为主;紫荆社区老年人较多,就开设了保健专架;在公务员读者相对密集的社区图书馆如梅林一村、益田村等社区建立廉政文化专架。另外,各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会定期进行读者调查,按读者要求采购图书,以满足读者切实需求。

灵活多变的流动服务。例如图书专递就是为了保障读者的阅读权利、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将藏书地点离读者较远的图书通过快递公司送至离读者最近的社区图书馆服务点,或者根据读者要求直接送书上门,即送到读者家里或单位。而短信服务则是利用手机短信提醒读者到期还书、查询借阅情况、办理续借手续,或者将公益讲座、公益电影等各种读者活动消息及时发送给读者。

与国家和城市息息相关的节日服务。六一儿童节来了,图书馆都会重点配送和青少年相关的书籍和举办相关活动;国际禁毒日,也会有相关的书籍和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60周年国庆,图书馆又在准备丰富的共和国历史书籍。

 阳光工程。区文化中心专门开办外来务工人员艺术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艺术学堂,免费培训1000多名具有艺术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

广场电影。以区文化中心电影放映队为主,采取固定12个文化广场每周末放映和到辖区其他文化广场巡回放映广场电影的方式,确保辖区居民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每周都观看免费广场电影,每次电影放映前,还利用挂图、幻灯等进行安全、计生、卫生、禁毒宣传。

7个区属文化馆也通过开展特色服务,满足不同居民对不同文化的需求,基本做到馆馆有特色。例如,在区文化馆梅林分馆内,雅昌艺术馆长期举办公益性高端文化展览,百姓可以免费欣赏;而在景田中心馆的AI小剧场,被媒体誉为开创了深圳小剧场话剧元年,在2008年美丽的金秋,《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东游记》、《哥本哈根》等轮番登场,即受到深圳白领精英阶层的热烈欢迎,小剧场场场爆满;而园岭分馆则因活跃着一批高水平京剧票友、粤剧社等,而形成了以民间艺术社团为特色。

 

延伸服务空间 网上文化圈让服务无处不在

文化场馆固定的资源,如何通过网络的力量克服地域的限制,将其服务功能延伸到市民需要的各个角落?福田区致力于建设网上文化圈,让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延伸到百姓的指尖,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十分方便地知晓文化情况、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进行文化监督

例如,在福田网上文化圈的大本营”——福田文化网(www.ftculture.gov.cn),市民只需轻轻一点,各种演出、展览、活动、讲座等信息都可以即时获得;各种福田原创精品也可在线欣赏;福田的文化遗产也可一目了然;更可以网上办事。

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利用网络开展馆外数字资源远程服务,普及到社区图书馆,延伸到读者身边。读者不必亲自来到图书馆,安坐家中上网,即可通过区图书馆网站,凭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办理网上预约、续借、查询检索、在线阅读或下载各种电子书刊资源,让图书馆服务无处不在。

 

[新闻评论]这样的老百姓欢迎

居民下班了,想去办个证什么的,办事机关关门了;想去看书充电,可图书馆也关门了。政府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由来已久,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朝九晚六,到周末就正常休息。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单位管理越来越严格,老百姓请假办事都难,更别说享受那么多的公益文化服务。

这次,福田区有100多家公共文化场馆实行错时服务,这样的老百姓欢迎。一是方便了群众。根据社区居民年龄、职业、作息等特点制定出来的开放时间表,就科学很多。例如97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时段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就是根据读者需求的时段划分,城中村社区大家晚睡晚起,早上开门也没多少人,浪费资源,所以从中午12点一直开到晚上9点;工业区打工青年多,一般下午到晚上有时间,这些社区的图书馆就着重下午、晚上开放;老住宅区退休人员多,大家起得早生活规律,就分成三个时段开放,这样的服务才是以民为本

二是提高效率。大家都知道,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开门就要有人、水电,有的还有空调,公益性的场馆都是政府财政投入,如果利用率不高,那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实行错时服务,保证在服务人群最多的时间段开放,在最少的时候闭馆,这是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好举措,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的好举措。

三是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今年是深圳的服务年,怎样的服务才是百姓欢迎的、需要的服务?政府的服务理念大大加强,可服务水平和质量仍有待提高,除了服务未能跟着百姓需求走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未能跟着百姓需求走。一个小小服务时间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跟着百姓需求走的公共服务改革方向,从细微处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希望发挥服务主动性,推出更多以民为本服务举措。

这样的证明了政府对于民生民情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这样的是老百姓欢迎的!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