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揭晓
(摘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 记者 陆云红)
栩栩如生的玉雕荷花、精美的汉代红陶说书俑、巧夺天工的清代书法“磁器”瓷板画,6月29日晚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内,各种宝物齐聚一堂,熠熠生辉,争夺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的桂冠。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办,经激烈角逐,《商代兽面纹青铜方彝》、《当代纸织百米长城图》、《西汉碧玉夔龙蒲纹璧》、《清代髹漆描金镶嵌百宝格》、《汉代青铜摇钱树》、《清“磁器”书法瓷板画》、《汉代说唱俑》等7件藏品从上万件藏品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称号。
“民间国宝”是指中国境内私人收藏的具有特别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某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藏品。主办方邀请19位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评审委员会,分铜器、玉器、陶瓷、字画、钱币、杂项六个小组,进行了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民间国宝”既是“国宝”,又具有源于民间、为民众所关注的特点。基于此,在注重文物价值、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应考虑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欣赏习惯,为群众喜闻乐见等因素。据悉,7件民间国宝的保险总金额达到3.15亿元人民币。

商代兽面纹青铜方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