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辰获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后载誉归来,他表示——
把琴声和荣誉献给深圳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王俊/文 齐洁爽/图)
“他来了,他回来了!”“是他,张昊辰!”昨天上午,在深圳机场贵宾通道门口,翘首以盼的人们兴奋地说。
在红地毯的那一端,那位风度翩翩的钢琴少年正在信步走来。带着依旧腼腆的笑容,带着国际钢琴界的最高荣誉,刚刚登上世界钢琴之巅的张昊辰回到了这座曾经培养过他、让他热爱并感激的城市。
在6月初落幕的世界四大国际钢琴比赛之一——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张昊辰荣获金奖,成为范·克莱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也是该赛事创立47年来首位蟾宫折桂的亚洲人。
如潮的掌声,一束束鲜花,师弟师妹们仰慕的眼神,都向这位19岁少年簇拥而去。他与恩师但昭义亲切拥抱,向每一位曾经帮助过他的师长真诚致谢。他说,没有深圳,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即便已经跻身国际乐坛的前沿,他依然会经常回到深圳,为这座城市演奏,把自己的琴声和荣誉献给深圳。
国际乐坛之门为他打开
从6月8日捧起范·克莱本的奖杯,到昨天载誉归来,短短二十多天间,张昊辰已经相继在美国华盛顿、芝加哥、俄克拉荷马等地举行了4场巡回音乐会,体验到了成为一名乐坛瞩目的职业钢琴演奏家的光荣和辛劳。
在世界四大国际钢琴比赛中,范·克莱本比赛为获奖选手安排的“后续培养”是最完备的,根据主办方与张昊辰签订的合同,将为张昊辰在3年内安排近200场国际巡回音乐会,日程相当繁忙。目前,已经确定的音乐会排期有80场,一直排到了明年5月,足迹将踏遍全球。有了范·克莱本金奖这张“入场券”,国际乐坛的大门已经为这位钢琴天才打开。
好不容易等到一点空闲时间,张昊辰马上和妈妈启程回国,在到海南三亚进行短暂休息后,第一时间便回到深圳,与自己的师长、同学、朋友们相聚,分享在范·克莱本的比赛经历,还将为母校深圳艺术学校赠送获奖证书复印件。
许多人都关心张昊辰在范·克莱本这项国际钢琴界难度最高的比赛中是如何克服紧张情绪的。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张昊辰轻松微笑着说:“其实在比赛过程中我从来就没有紧张过啊,反而是比赛开始前还有那么一点压力。”
张昊辰透露,为了范·克莱本比赛,他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由于这项比赛曲目要求非常多,难度也相当高,其中一半的参赛曲目都是自己新学的,因此,在准备阶段是非常辛苦的。比赛正式开始后,由于范·克莱本主办方采取了公开办赛的举措,所有比赛都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直播,甚至连赛前与指挥、乐队合作的彩排阶段也有镜头“盯着”,让他丝毫不敢懈怠。
等到比赛正式进行时,张昊辰反而平静下来了。他想着自己作为一名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展示自己所学的音乐,另一方面也是向别的选手学习,因此心态比较平稳。越往后越适应了比赛的节奏,并没有觉得太紧张,所以,基本上发挥出了平时练习的演奏水准,没想到竟然闯入了最后的决赛,捧起了那座梦想中的金杯。
张昊辰说:“我喜欢音乐带来的满足感。”记者问:“什么样的满足感?”昊辰的回答不假思索:“大家能够欣赏并喜欢我演奏的音乐就是成功,能够带给我最大的满足。”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如今的张昊辰比以往更加成熟,清晰的思维,稳重而不失激情的谈吐,优雅礼貌的待人接物,都显示着张昊辰不再是当年那位稚气未脱的钢琴男孩,而成为一名有着独立艺术见解和生活态度的音乐家,向着国际乐坛迈出了自己坚定的步伐。
音乐是一生的事业
张昊辰如今仍然是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虽然这是一所天才辈出的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然而,获得范·克莱本比赛冠军还是令张昊辰在学院声名鹊起,因为柯蒂斯学院的学子也与这项比赛的冠军阔别很久了。张昊辰的恩师、杰出钢琴教育家格拉夫曼在赛后第一时间给他打来电话,向自己的弟子表示真诚祝贺。
通过比赛,张昊辰已经迈入了国际一流职业钢琴家的行列,在高强度的巡演和紧张的学业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张昊辰将作出怎样的选择呢?他不假思索便坚定地对记者表示:“我肯定要圆满完成我的学业。”
本来,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像张昊辰这样获得国际大奖的特殊学生完全可以直接领取“演奏家文凭”而提前毕业。然而,张昊辰还是希望能够按部就班地学完大学所有课程,拿到正式的“学士文凭”。为此,柯蒂斯音乐学院为张昊辰安排了特殊的待遇,允许他可以在繁忙的巡演之余,见缝插针地修完所有学分,预计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我相信自己会在演出与学业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张昊辰说。虽然他知道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之后,将会过着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空中飞人”生活,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节奏的变化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心态,集中精力学习,完成包括文学艺术史等必修学分在内的所有大学课程。
按照原计划,张昊辰已经入围了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决赛圈。但在拿到范·克莱本冠军后,他已经不需要再去利兹参赛了,因为这已经是钢琴艺术的顶峰。不过,在张昊辰看来,在范·克莱本这样的顶级比赛中获奖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打开了一扇事业的大门,比赛之后所要面临的东西,才是一生的事情。
张昊辰的妈妈刘立萍对记者透露,以前,每一场公开的音乐会前后,张昊辰都可以兴奋好几天。而现在,当越来越多的音乐会接踵而至时,张昊辰变得比以前更冷静,他学着迅速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做到演出和学业的兼顾,比以前更加成熟自如。
一个个令人惊讶的钢琴“少年郎”,正在世界乐坛上掀起一股中国旋风。在郎朗、李云迪之后,张昊辰被认为是最有能力掀起中国钢琴“第三次浪潮”的人。对于这两位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同门师兄,张昊辰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而对于传媒把自己形容为“李云迪第二”、“郎朗接班人”的说法,他表示:“他们都是我的榜样。不过我只做我自己,不会刻意模仿一个人。”
“音乐将是我一生的事业,所以我会一直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心态,未来的路需要慢慢地走”,张昊辰这样说。
对深圳“一往情深”
张昊辰获奖之后,不少深圳乐迷在网上发表他们的担心:“他肯定会越来越忙,以后我们是不是越来越少机会在深圳听到他的演奏了?”当记者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张昊辰时,他语气肯定地说:“不会的。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我琴声成长的地方。我对深圳可谓‘一往情深’。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经常回来演出,尽我最大的努力,把我的琴声献给这里的观众。”
此次载誉归来,张昊辰受到了深圳人英雄般的欢迎。但他对记者说,自己如今对深圳的感受依然“亲切而舒适”。回到自己熟悉的城市,面对着昔日的老师、同学们,张昊辰忙碌多日的心灵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张昊辰出生在上海,11岁时便来到深圳,在深圳艺术学校跟随但昭义教授学习。谈到自己喜欢深圳的理由,张昊辰说:“这里跟别的地方都不一样,非常具有包容性,有一种年轻活泼的气氛,我很享受深圳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
张昊辰始终认为,在深圳度过的近5年学习生涯给自己带来了“质的变化”,他说:“在深圳的几年间,我的钢琴技艺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但昭义老师的辛勤辅导和他对艺术的严谨态度,都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圳市政府、深圳艺术学校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演出机会,使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我非常感谢这里的领导、老师和朋友。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回到深圳演出,继续跟大家交流。”
看着自己的学生如今终于走到国际音乐舞台的中央,但昭义教授分外感慨。他说:“张昊辰对音乐的热爱、勤奋和钻研精神,为他的师弟师妹们做出了榜样。而他对文化的广泛涉猎更使他的音乐走向成熟,这些都会对推动深圳钢琴艺术教育有借鉴意义。”
深圳艺术学校校长刘所成对本报记者说,从李云迪到张昊辰,深圳艺术学校这样一个中等艺术学校走出了两个获得国际四大钢琴比赛冠军的钢琴家,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重大突破。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以但昭义教授领衔的钢琴艺术教育梯队,将培养更多艺术人才,把深圳建设成为真正的“钢琴之城”。

张昊辰载誉归来

国际乐坛之门为他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