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福利院里乐融融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袁粮钢)
昨天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市民的餐桌上少不了粽子,当然享用粽子的方式也各不尽同。
记者在罗湖辖区采访时发现,有邻居们聚在一起品味粽子,共享安逸的;有为老人包粽子,增添节日气氛的;有企业员工聚在一起,感受大家庭温暖,分享节日快乐的!共品粽子,不仅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体现出人世间的浓浓情谊。
福利院里粽飘香
“为了让老人能够吃上粽子,感受节日的氛围,福利院食堂的55位工作人员包了整整两天,总共包了1000只粽子……”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罗湖区福利院时,该院后勤部长邓小春作了一番介绍。
记者来到食堂时,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们发粽子,每位老人一只。拿到粽子的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有的还剥开粽叶,慢慢吃了起来。今年79岁的陈佩珍老人告诉记者,她来福利院已经3年了,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她说,“每到节假日,福利院都给我们加餐,中秋节还有月饼吃。”坐在她身边的87岁老人何莲方也补充说,“在这里生活,比在家里还好,东西也比家里的丰盛。”
据介绍,罗湖区福利院目前生活着250位老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在86岁左右。每逢节假日,他们都成为社会关爱的对象。但今年端午节,送粽子的人比较少,于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决定自己动手,为老人们包了1000只粽子,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邻居共品粽子,邻里之间情更浓
为让新港鸿社区的十来位老人共享节日快乐,翠安实业公司董事长郭予雄特地将他们邀请到新港鸿酒楼,边品粽子,边享受节日安逸。
来自北京的张国芬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与邻居们过端午,所以不仅有一种新鲜感,更感受到了一种和谐邻里情。她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吃多吃少根本无所谓,大家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感受一种氛围。”她还表示,品完粽子后,马上给在北京的父母亲打电话,向他们送去一份问候!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位老人除两位是广东的,其他的分别来自北京、重庆、四川、湖南、浙江、江苏、河南、黑龙江等省市。然而,他们坐在一起,就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其乐融融。
品粽会上,邻里们情绪高涨,甚至唱起了《刘三姐》中的山歌,身为深圳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的张发润则即兴挥毫,写下了“天下和谐”的字画。临走时,郭予雄还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粽子,令邻里们感动不已。
员工共度端午,企业盛开和谐花
昨天下午,翠安实业公司的400多名员工自己也聚在一起,在忙碌中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大家吃着粽子,品着美味佳肴,度过了一个欢快、祥和的端午节。
刚到公司工作半个月的东北姑娘张诏琳告诉记者,以前也在其他公司干过,但从未像翠安这样,把所有员工聚在一起欢度节日。这不仅增进了同事之间的友情和了解,也拉近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因此,她虽然才来公司半个来月,却仿佛身处故友之中。
正在吃粽子的王艳来自湖南,当记者问她“吃第一口时想到了什么”时,她回答说:“想到了今天是端午节!想到了父母亲,不过这种聚餐也减轻了我对亲人的思念,因此,粽子虽然是咸的,心里却特别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