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汉服沐兰汤祈平安感受传统文化 赛龙舟学包粽庆端阳体味民俗乐趣
又闻粽香满城飘更见人间温情浓
(摘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 周元春)
身着汉服的长者,手持艾草,为年轻人、小朋友拂浴……昨天下午,一群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和弘扬者为市民奉献了一场充满民俗风味的端午节庆祝活动。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到处充满着时尚气息的深圳,很多市民却不忘传统习俗,开展着各种民俗味十足的活动,为时尚鹏城带来别样的感受。
着汉服沐兰汤弘扬传统文化
交领、右衽、系带、隐扣、宽袍大袖,一个个飘逸、流畅、秀美的身姿一一展现。昨天下午,20多名来自汉服深圳论坛的网友身着样式不同的汉服,在福田某商场向市民展示着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之美。而在美轮美奂的汉服展示后,一名身着汉服的长者,还手拿艾草,把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熬制药水,为市民拂而浴之,取辟邪驱恶之意思。
“我们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弘扬者,我们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希望用最传统的习俗,唤起市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让市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悠远而优美的内涵!”网友流云说。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在端午节家家户户才都要沐浴兰汤驱虫消灾。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这种端午特有的民俗已经越来越少为人知,但是在身着汉服的长者示范后,却有很多市民排队上前去接受拂浴。“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样的民俗我们都不大知道了,今天可以说长见识了!”罗女士认为,沐兰汤可辟邪驱恶,感受民俗的同时还可以图个吉利,希望一年都可以顺利平安!
学包粽子让孩子更了解端午
吃粽子是保留得比较好的习俗。但是,随着工作节奏加快以及图方便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市民都是买粽子而不是包粽子,这样虽然方便了,但是那种亲手体验民俗的乐趣也消失了。
邓女士家今年的端午节就是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端午节。几天前,邓女士就忙活开了——买来包粽子所需的粽叶、米、绿豆、莲子、肉、蛋黄等等。昨天一早,她把所有的材料该泡的泡,该洗的洗,下午就邀请了朋友一家来到家中,教小朋友包粽子。
“过去总是买粽子,吃了一个两个,也就觉得端午过去了。我今年就想着,该让儿子亲自动手,学着包粽子,这样,对他而言,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对端午的意义、民俗也有更深刻的认识!”邓女士认为,不论是端午因纪念屈原,还是从端午的各种民俗中折射出的传统文化,都不应该被遗忘。
在忙乱了一个下午后,邓女士家的粽子包好了--虽然,自己包粽子整个准备过程和制作程序都很繁琐,而且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包得不是特别的标准,但是,邓女士认为,她的目的达到了——孩子在动手和学习中受到了很好的民俗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
赛龙舟观龙舟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前几天的特大暴雨被称为“五月龙舟水”,给深圳部分低洼地区带来了不少麻烦。而昨天,很多市民则把戏“龙舟水”作为庆祝端午的方式。
深圳青年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友们,昨天组织100多人参加了在观澜山水田园农庄举行的一个龙舟赛,在飞扬的鼓声与雄壮的呐喊声中挥洒汗水,也展示着青春所带来的力与美的享受。
参加本次活动的钱老师告诉记者,组织大家参加龙舟赛,是为了让更多的学员参与到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中,也让大家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增进交流。而参加活动的一名学员也兴奋地说,小时候看邻居的大哥哥在宽宽的河里赛龙舟,非常羡慕,但是因为年纪小而无法参与。后来,离开了家乡,赛龙舟也就成了记忆中的景象了。没想到今年却在深圳也参加了龙舟比赛,虽然手都划酸了,嗓子也喊破了,但是却体会了一把童年的乐趣。“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