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绣娘”秀技艺 展千年羌绣文化
(蔡惠生 文/图)
身穿蓝色、红色、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的“绣娘”是中丝园分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介绍,她们身上的羌服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羌族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而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衣服上漂亮的装饰,大多为手工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如今的羌族人,大多还保持着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习俗。
据了解,目前羌族人主要聚居在四川茂县、理县、北川等地,去年的地震让这些地区损失惨重,羌绣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为了推动羌绣的社会化、产业化,帮助羌族妇女就业,让更多人了解“羌绣”,喜欢“羌绣”,第五届文博会分会场的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邀请了12位来自四川阿坝州羌族的“绣娘”来深展示技艺,还购买了她们制作的大批“羌绣”作品,市民们能在“文博会”上欣赏到这些羌绣精品。
作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与李连杰壹基金·四川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深圳慈善总会共同策划的“阿坝州羌绣深圳爱心之旅”活动也正式启动。
在深期间,“绣娘”们除了亮相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通过现场织绣、技艺展示、来宾体验等形式,向观众们展示“羌绣”这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精华外,还将现场开设绣织珍品现场义卖专区,义卖金将帮助羌族灾区重建家园。借助文博会的强势平台,向世界展示和推广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国羌绣文化,在欣赏羌族刺绣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帮助羌族人重建家园的这场爱心接力行动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