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序言全文:
序: 拓荒牛精神代代相传
邹尔康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的热潮中,深圳《拓荒牛的记忆》一书编委给我带来了书的清样并热情邀我为该书作序。读了样书后深感《拓荒牛的记忆》一书收集的文史资料很珍贵,书写的拓荒故事震撼人心,讴歌的“拓荒牛精神”值得传承。我1981年至1988年在深圳市委工作,跟工程兵的同志有密切联系对被誉为“拓荒牛”的深圳早期建设者和内涵丰富的“拓荒牛精神”较熟悉;因有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对书中所展示的许多人和事倍感亲切。这本书引发了诸多联想与共鸣,虽已是迟暮之年还是乐意拿笔为《拓荒牛的记忆》作序。
往事依稀,却历历在目,文字无声,笔墨传情。《拓荒牛的记忆》唤起了我对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火红年代里,那段激情燃烧辉煌岁月的回忆,令我感慨良多。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可以说浓缩了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深圳奇迹,离不开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更离不开大批深圳早期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奉献,我作为亲历者,应该说是深有感触的。是特区建设者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不畏艰险,创造了深圳奇迹四十年来,尤其是一大批深圳早期建设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拓荒牛精神,这个被世人赞誉的深圳建设者创造的精神丰碑,也成为深圳这座“一夜城”的城市精神的精髓1984年7月27日,铜雕《孺子牛在深圳落成,这头造型独特极具感染力的孺子牛,这头埋头负重的牛,奋力向前拓荒的形象,以固化的铜雕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全国人民奋力建设,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这是深圳城市的精神灵魂支柱;是鲜明的旗帜导向和动力源泉她犹如一面旗帜,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将引领深圳走向未来。
《拓荒牛的记忆》一书的作者,很多都是早期建设深圳的拓荒牛,还有“拓二代”甚至“拓三代”参与书写“拓荒牛”的故事和精神传承,看到荒牛的精神财富已代代相传,我很感佩,也倍觉欣慰。他们以朴实的思想感情,深刻的笔触和新锐的思考,再现了当年千军万马建新城,艰苦奋斗打硬仗,为深圳创造“一夜城”神话那如火如荼的宏伟场景;热情讴歌了“拓荒牛精神短短四十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四十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是全体深圳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深圳拓荒牛队伍中,两万基建工程兵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拓荒牛的记忆》一书以正视历史的视角,亲历者真实的回忆,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了路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宏观又具体地还原了艰辛曲折的历史,让人们有机会再次审视改革开放的决策对一个边陲小镇的深刻影响,让我们的后人得以一览深圳特区天翻地覆变迁的神奇故事。
1979年1月,宝安县撤县设深圳市,同年11月升格为地级市;1981年8月,深圳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建市之初,深圳市的建筑公司只有300多人突飞猛进的城市发展,急需大批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队伍,正在深圳极缺建筑队伍的关键时刻,工程兵犹如神兵天降。
1979年底至1980年初,奉命调入深圳的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6个连和第36支队2个连共2000多人,担负了深圳建市初期艰巨的建设任务。他们承建的市委大楼和深圳第一栋20层高楼电子大厦,成为深圳市早期的名片工程基建工程兵很快成为深圳市最受欢迎和信任的施工队伍。
1982年10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基建工程兵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基建工程兵二万人到深圳市执行任务并改编为企业的请示》,同意两万基建工程兵从1982年四季度起至1983年二季度分期分批调入,在1983年底前就地集体转业,脱下军装成为深圳市建筑施工队伍的主力军。
1982年的深圳,除原宝安老县城有一些街区外,其他地方均是稻田鱼塘和荒郊野岭。建设高峰时期,整个深圳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集体转业的基建工程兵深圳部队指战员,当时安置在竹子林工棚,他们战胜了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难以承受的(包括发生火灾、台风灾害等)各种困难在工作生活上,坚持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发扬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很快适应特区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为导向机制的转变。
这支队伍当时承担了特区建设三分之一的施工任务,为深圳移山填海,架桥修路;建设学校、医院、机场、码头等公用设施;建设工业厂房,城市住宅楼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繁重的工作,为特区初期“七通一平”基础建设的顺利完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82年至1995年间,深圳每五个大厦就有一个是工程兵建的。
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还为深圳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各类优秀人才。部队原机关参谋、干事、助理、营连干部到深圳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和拼搏,迎难而上,经过长期锤炼,成了党政机关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创业创新的领军人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大潮中站稳了脚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工程兵敢打恶仗硬仗,不畏艰难,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深圳“拓荒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总是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四十年前,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创造了奇迹,工程兵有幸来到深圳,跟深圳一起奋斗成长发展和崛起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再次选择深圳,深圳必将会有新的更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要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我相信“拓荒牛”的精神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新一代的拓荒者们,一定能够继续开拓奋进,为肩负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作出新贡献。
我期待《拓荒牛的记忆》一书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相信深圳人都会记住工程兵在深圳的创业和对深圳的特殊贡献,相信这本书会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