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公告 |
|
 |
|
|
|
|
|
编辑推荐:今日(2021年6月5日)18时51分,我们将迎来夏天第三个节气:芒种。俗话说:“芒种芒种,有收有种。”这是一个既有收获又得播种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那么芒种的由来是什么?芒种有哪些习俗?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收集整理了芒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以飨读者。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时候,这太阳刚好到达了黄经75°,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就是像大麦、小麦等这种带芒的作物种子已经成熟了,该忙着抢收了。而像晚谷、黍、稷等夏播的作物,也到了该播种的季节了,这就叫“芒种”。

有农谚说:“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麦收季节,就是得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芒种时节,国家大部分地区就进入了雨季,南方沿江、沿海地区和黄淮平原等地更是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先后进入梅雨季节。而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这冰雹天倒多了!

所以,这夏播的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能有足够的生长期。要不等赶到了芒种前后,再遇连阴雨天儿或是风、雹等自然天气变化,这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贮藏,就非发霉烂在麦场不可,那这一年的收成就别指望了!

送花神,一般农历二月初二,是花朝节上迎花神,赶到了芒种时节,花开始逐渐凋落了,民间就在芒种这天,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送花神!以表达人们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这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百姓平安。


打泥巴仗,这习俗在贵州东南部比较盛行。每年芒种前后,侗族青年男女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这青梅可是好东西,它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一般是味道酸涩,没法直接吃,就得加工一下,所以,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芒种,忙着播种。希望就是种子,用汗水浇灌,用爱心呵护,用勤劳坚守,用双手收获!播下开心的种子,收获灿烂的笑容;播下事业的种子,收获满满的成功;播下爱情的种子,收获绵绵的幸福;播下健康的种子,收获棒棒的身体。芒种时节,愿你忙碌而充实,收获无限精彩!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侵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