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第二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简称“非遗周”)在深圳大剧院启幕,这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次盛会。全市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庆祝。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罗湖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各区(新区)文化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邵华致辞
去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创办了首届深圳“非遗周”活动,活动期间组织各区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赋予深圳特殊使命,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明确要求深圳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挑战、也是保护传承深圳非遗、发展创新非遗事业的新机遇。举办第二届非遗周活动,是对深圳非遗的进一步宣传,有利于扩大深圳非遗的群众影响力,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了解,活动将在全市各区(新区)持续一周时间,各区(新区)都将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演艺、论坛、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群众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提高市民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去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创办了首届深圳“非遗周”活动,活动期间组织各区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赋予深圳特殊使命,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明确要求深圳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挑战、也是保护传承深圳非遗、发展创新非遗事业的新机遇。举办第二届非遗周活动,是对深圳非遗的进一步宣传,有利于扩大深圳非遗的群众影响力,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了解,活动将在全市各区(新区)持续一周时间,各区(新区)都将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演艺、论坛、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群众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提高市民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本届非遗周活动包括有“演”“展”“讲”“赛”四类活动50多项,包括非遗项目动态和静态的展示、非遗体验展、非遗手工大赛、醒狮争霸赛、非遗对话等形式。相比首届非遗周活动,今年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科技元素更加鲜明,同时还增加了粤剧粤曲等戏剧艺术展演活动。
同时,为加深深圳市与各省市及对口支援地区的非遗交流,丰富非遗周的活动内容,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邀请了来自河北、甘肃、东莞、汕尾以及对口支援的广西等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来深参加非遗周展演展示活动。据了解,河北、甘肃、广西地区具有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项目地域特色浓厚。其中,河北带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井陉拉花,有着“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兰州太平鼓舞也将在闭幕式亮相。
本届非遗周开幕式所在地罗湖区,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具有本地特色的黎围舞麒麟等项目,又有改革开放后在深圳落地的平乐郭氏正骨法、剪纸艺术(田氏)等外来项目。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9年10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