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望,让“渭北行”成为你远方的诗
文/肖昆 图/刘对现、王雪峰等

有一种回望,名曰古今一望,譬如深情陪伴我们启程的“渭北行”。
广义的渭北,泛指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以北的关中土塬地段。在陕西人心目中,渭北这一概念早已约定俗成,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与渭河平原相连,北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一区域,铜川市处在这一区域的北部边缘地带。
有一种抵达,势必山川塬交错,形如沟壑峁纵横。从踩在渭北平原白水县的刹那,镜头与话题便掠过一望无际麦田与千万亩苹果园,但我们还是把全天候光线定格在中华字圣仓颉故里。
我们一行,尽管熟悉于如此盛博的时空物语,心为之一震,步步善待。
因为,只有时间才能解码的古今回忆,随着现场孩子们演绎的私塾画面,实打实地让我们一行回到了千百年前......





谷雨时节,祭拜中华字圣仓颉

谷雨节,白水县祭祀仓颉大典。
当我们一行从西安国际机场到达白水县后,再行至仓颉庙。
仓颉庙现场盛大,人山人海,可见中华文字艺术绚烂。
在仓颉庙盛典开始前,能挤进去,是艺术。
白水县的蓝天下,紫外线穿透在来宾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里,舞台上声画音效恍若融古今一体,让中华汉字发布仪式盛大呈现,美轮美奂,堪比电影拍摄现场。
这里,每年谷雨节,仓颉庙都要举行传统庙会。
4000年前,轩辕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官。
“雨粟当年感天地,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谷雨节。
时至今日,“谷雨节”已成为白水县一个隆重的节日。
年复一年,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齐聚仓颉庙会,迎仓圣,祭奠仪式,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演秦腔大戏,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缅怀和祭祀文字始祖仓颉。
盛大的祭祀仪式,还衍生出入学拜师,敬惜字,爱喝红豆粥,祈雨,祈子等民间习俗。









千年沧桑,探秘中国最大黑瓷民窑尧头窑遗址


从白水县行至澄城县。
一路上,属于仓颉庙的盛大,慢慢退尽。
一瞬间,千年沧桑,千年黑瓷,一见倾澄。
澄城县尧头窑遗址,中国最完整最大的黑瓷民窑。
尧头窑的独特风貌铺陈在沟壑间,一眼望去,如好戏开场,就等着我们一行风情万种地出现在画面里。
尧头窑是一部截然不同于《白鹿原》的大电影,如果真的要拿这儿类比的话,我是这样的加强式看见。
尧头窑,陕西渭南历史上重要的民间瓷窑之一,是我国传统制瓷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著名的窑口之一。
所以,只有在尧头窑遗址里真实地感受过,你才会喜欢,当自己在一个过去与现在趣味混合的空间里出现时,每一个画面都有可能唤醒一位老朋友的真实与美好。
我会想,一种风貌或一种风情的复原,究竟与我们一行的到来有多大的联系。
这又是一个加强式探秘心情。
所以,这是我不希望大家错过的地方。希望朋友们为此而来,一样的远方,探访不一样的人间幻彩礼遇。
行至其中,千年沧桑与逝去,如在画境。








秀水连天,洽川湿地吟诵《诗经》首篇《关雎》

东西南北,天人合一。
带着尧头窑遗址很多加强式探秘发现,我们一行又转乘行至合阳县。
秀水连天,天作之合。
洽川湿地,合发升阳。
细雨绵绵,合阳县,也让我们一行参与了好多个非常美好的浪漫之约。
一步福山,一眼洽川。
东西南北,身心合一。
我们一行的领队李主任和刘会长,福山面前,一如既往地重视登攀乐趣。
和着福山唯美的禅境,拾阶收获一种空旷。
特别的福山,特别的细雨满山飘,特别的手足情深,感觉是非常像电影里的登攀式欢笑,和着福山的春夏秋冬,顺应天地来去。
远方有洽川,洽川有莘国。
福山是洽川风景名胜区的门户景区,因山形酷似蝎子而俗称“蝎子山”。
一峰葱翠,万柏环青,福山自古有“秀夺终南”的美誉。
我们一行在细雨中拾阶福山,因缘生福,以诚得福。





高处回望,目光所及处,似有无数个极为相似的爱情故事演绎。
洽川,人文底蕴深厚,史称“莘国”。西周文王与洽川姑娘太姒演绎了完美的爱情故事。
今天,莘国古城就是洽川湿地的“清明上河图”,将永远守护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洽川,因《诗经》首篇《关雎》和极高的文化影响力,被誉为“中国诗经文化之乡”,并被视为“中国爱情诗歌的发源地”。
而洽川湿地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城以东20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是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滨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区,湿地面积176平方公里。






总策划/李智民 刘对现
摄影探访/李智民 刘对现 王雪峰 武斌 肖琨 韩起炜
执笔/肖 琨
编辑/李 甲
监制/王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