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长蔡武: 不重视文化和创意
在产业链上就永远没有主导权
摘自:晶报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18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是继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命题,这也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以来的这届中共核心领导层,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后,在文化领域提出更高追求。
关切国家文化领域,
体现中央忧患意识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说,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是必须回答的时代性问题。如何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重塑曾经的文化辉煌,值得深思。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期间,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过,面对一系列傲人的经济数据,中共领导层依然保持着忧患意识,对于国家文化领域现状的关切,也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体现。
而中国的文化产业,也正展现旺盛的生命力。2010年,全国电影实现票房100亿元,是2002年文化产业起步之初时的10倍;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与2002年相比翻了三番;每天出版报纸452亿份,出版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
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必须重视文化、重视创意
中国已是文化大国,但又远不是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对媒体说,文化是软实力。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必须重视文化、重视创意,否则在产业链条分工上只能处在下游,永远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
蔡武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中国已位列全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位,年产量可达1.47万集电视剧,但电视剧的进口和出口比例是15∶1。美国电视剧《老友记》《欲望城市》或日韩偶像剧在中国市场相当流行。
尽管中国是iPhone和iPad的主要代工国,但这个国家众多的“苹果粉丝”担忧本国电子产品的文化创意能力不足,难以诞生“中国的乔布斯”。
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处于“一手硬一手软”
相比之下,韩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则明显领先中国。其早在10年前就已实现上亿美元的电视剧年出口额。2009年,韩国的网络游戏出口额是中国的10倍,电影的出口额是中国的7倍。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进入经济全球化之后显示出蓬勃与雄劲的活力。尽管“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得很早,颇具远见,但对于贫困太久的中国来说,物质财富既是迫不及待的需求,又是挡不住的诱惑,故而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处于“一手硬一手软”。
避免文化“异化”
要依靠文化建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显示中共领导层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无法依靠经济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文化建设的路径去探索。如果说经济建设追求的是“共富”,那么文化建设追求的是社会共识。
孟建说,中共高层已经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文化“异化”现象。如何避免这些“异化”现象,真正实现强国目标,需要依靠文化建设。
刘云山: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出具体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文化是软实力。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必须重视文化、重视创意,否则在产业链条分工上只能处在下游,永远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
——文化部部长蔡武
“尽管‘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得很早,颇具远见,但对于贫困太久的中国来说,物质财富既是迫不及待的需求,又是挡不住的诱惑,故而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处于“一手硬一手软”。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
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资料图片)
2011年10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