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4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本市新闻
 

 

精彩,从他们这里开始 

 

大运会场馆数千名工作人员默默奉献
 

 

摘自:深圳商报

 

     深圳大运会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幕,目前,各项测试赛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在深圳筹办大运会过程中,深圳市民掀起了人人当好东道主、争先服务大运会的热潮。我们看到,大运场馆建设者加班加点挥汗如雨,大运场馆工作人员更是奋战在一线,顾不上回家、忘记了休息,为大运会能够办得精彩作出了贡献。在大运会即将举办之际,我们推出这组报道,带你了解大运场馆背后的故事。

 

    炎炎烈日下,他们东奔西走,为一个月后即将举办的大运会做冲刺阶段的筹划完善工作;

 

    开着空调的场馆内,他们依然挥汗如雨,指挥调度大大小小的物资确保在大运会前全部到位;

 

    夜幕降临,他们依然坚守在办公室,加班加点总结测试赛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届时大运赛事能够流畅顺利进行……

 

    他们,是数千名大运会场馆工作人员。他们的心里,装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不一样的精彩,从这里开始!”

 

    筹备工作不简单

 

    近日,2011深圳帆板公开赛顺利落下帷幕,至此,大运会测试赛已经成功举办了过半赛事,这些赛事基本上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这些测试赛的举办,检验了场馆的软硬件设施,理顺了比赛的流程,及时解决了存在的小问题,也让场馆团队各个部门之间得到有效的磨合,确保届时场馆能够正常有效运转,大运赛事能够顺利流畅举办。这一切,都离不开场馆团队工作人员的辛勤和努力。

 

    大运会的官网上,公布了深圳市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大运中心游泳馆、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大梅沙沙滩排球场等20个大运会比赛场馆,每一个场馆,都有一支专门迎接大运、筹备大运、服务大运、保障大运会赛事正常举行的精英团队。

 

    大运场馆团队的工作非常繁重,前期筹备工作尤为繁琐复杂。深圳海上运动基地场馆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团队的组建到位,每个团队几十上百人,大型场馆的场馆团队需要几百人,大部分都得从各单位抽调过来;其次,场馆团队负责跟踪落实场馆设施建设,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及时和市里或区里反映,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场馆能够高效服务于赛事;场馆物资到位,场馆新建成时,基本就是一个空架子,铁马、围栏、桌椅、电脑、饮用水等物资都需要一项项落实解决。”

 

    绿色环保办大运

 

    从5月底开始到现在,大运场馆举办了大大小小近十项测试赛,无论赛事大小,场馆团队都坚守“绿色环保办大运”理念,以竞赛为核心,重点保障竞赛需求,坚持能改不建、能留不拆、能减不增的原则,省下了一笔可观的经费。

 

    7月初,龙岗大运中心自行车场馆举办了广东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暨大运会测试赛。自行车场馆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场馆建设,还是场馆物资配备,都遵循节约原则,省下了上千万元的经费。据介绍,室内自行车场馆工程原方案为木质赛道全部铲除重建,按广州亚运会中标价计算需1650万元。场馆团队积极出谋划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造价,最终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更改为局部修补,整体剔除毛刺,打磨抛光,以旧翻新造价仅650万元,节约1000万元。

 

    在办公设备上,不少场馆团队都遵循了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节约理念,办公桌椅、手提电脑、电风扇、工作用车等从街道借,裁判用摩托车、摄像机等采用租赁方式等等,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开支。

 

    谈起抽调到深圳湾体育中心场馆团队工作的感受,负责媒体运行的小张告知记者他们自编的一个“广告语”:“想减肥吗?来我们场馆团队;想晒黑吗?来我们场馆团队。”她告诉记者,几个月的工作时间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协调的事宜多,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且经常要外出办事,一些活动也在户外举行,所以团队成员都比原来瘦、黑。“我们已经连着几个周末没有休息了”,小张说。

 

    虽然很辛苦,很累,但在整个测试赛过程中,小张和同事们依然全心全意、耐心负责地做好赛事服务工作。“虽然很辛苦,很累,但看到在团队的努力下,场馆日益完善,赛事顺利进行,我的心里非常欣慰。期待着大运会到来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小张说。

 

    一周回一次家

 

    刚刚结束的2011深圳帆板公开赛在深圳海上运动基地举办,该基地在大运会期间将承接大运会帆船帆板团体赛。深圳海上运动基地位于深圳东部的南澳街道东山片区,可谓是大运会比赛项目中最为偏远的比赛场馆,这为场馆团队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工作人员都任劳任怨,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

 

    场馆主任杨钦星家住宝安,开车从家里到赛场单程就得100多公里。为了不影响工作,自4月底集中办公以来,他就和工作人员一起住在宿舍,常驻场馆,负责组建团队、设施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平均一周才回家一次。

 

    “一进宿舍,最大的特点是到处是方便面盒”,场馆新闻宣传部部长秦小鹏告诉记者,“因为饭店离得比较远,最近的饭店步行都要十分钟,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少工作人员就餐只能从简,大家都配备了不少干粮、方便面以填饱肚子。”不过,艰苦的办公条件并未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深圳帆板公开赛的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7月3日,2011深圳帆板公开赛在深圳海上运动基地结束。图为每日评出的志愿者之星

吴峻 摄  
 
 

 

2011年7月16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