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250.18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本市新闻
 

 

“绿色”元素绽放大运场馆


仅大运中心就采用至少16项绿色技术,“节能”、“节俭”也成为场馆突出特点
 

 

 摘自:深圳商报


 

    “绿色”、“低碳”这些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在大运场馆的建设中应用得淋漓尽致。仅大运中心就至少采用了16项绿色技术,深圳大运会将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一场青春飞扬的世界体育盛会,更将是一场影响巨大的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的洗礼。

 

    为节俭,主场馆建设结合未来发展规划

 

    “大运场馆安排和建设上一直秉承节俭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体育设施,根据大体联的标准,进行维修改造。如本届大运会就有29个场馆是对现有场馆维修改造作为比赛场馆使用的。”市建筑工务署署长杨胜军介绍。

 

    “新建场馆满足比赛需要和赛后使用结合的要求。避免大规模建设专用场馆,而是尽量把新建场馆建在高校、体校、中学的校园内,充分考虑赛后使用。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大学城等学校中安排了12个新建场馆。”杨胜军告诉记者。

 

    同时,主场馆建设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由于深圳历史上没有举办过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城市快速发展,场馆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这次把大运中心主场馆和深圳未来发展的四个新城规划相结合,作为大运新城的核心和标志性建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以大运中心为例,场馆设计不仅考虑举办各级别体育赛事的需求,同时对赛后运营进行重点研究,满足实现各类商业活动功能。”杨胜军向记者举了个例子。

 

    他介绍,大运中心主体育场是一个集多种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和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建筑。主体育馆是集羽毛球、体操、篮球、排球及室内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可满足各类国际综合赛事和专项锦标赛的功能要求,也可举办国家级和当地的体育赛事,并可供举行溜冰、大型表演、公众集会与小规模展会等活动以及超大型的音乐盛会;同时,可满足举办NBA赛事的要求。

 

    游泳馆不仅可以满足游泳比赛要求,同时设有儿童戏水池,大运会结束后将改造成为多功能水上运动中心向广大市民开放,可为市民提供水上娱乐、运动、休闲、健身等服务,是赛后满足全民健身、参与游泳活动的重要场地。

 

    为环保,实现建设资源效益最大化

 

    为充分体现节约办大运、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圳将大运村与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同步规划建设,赛后,大运村将改为学生公寓交由学院使用。赛时,可满足1.3万名运动员的居住要求。通过一次投入,既建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又充分满足了大运会期间运动员的居住需求,是节俭办大运的最好体现。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大运主场馆和深圳湾体育中心,大部分场馆都设置在社区、学校以及体育训练基地,这种布局可充分满足比赛需求。赛后,这些场馆也能够迅速转化为市民活动的体育场所,平衡全市体育基础资源。

 

    “在大运场馆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整合多个项目的建设资源,实现了建设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如在大运中心建设过程中,弃土需要拉到弃土场,此时,大运村刚好需要土石回填。通过资源的整合,将弃土拉到大运村,减少外运成本和购买土石方资金500万元,既节省投资,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杨胜军向记者举了个例子。

 

    大运中心披上节能外衣

 

    据了解,大运中心至少采用了16项绿色技术。为减少场馆饰面过多装修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大运中心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目前在国外建筑界普遍应用的清水混凝土工艺。

 

    “这种工艺一次浇筑成型,不做任何粉刷、瓷砖等装饰装修,具有经久耐用、缩短工期、减少污染、维护成本较低等多种优点,可节约大量装饰材料和人力物力,也为建筑体本身营造出了一种自然、质朴的效果,”市建筑工务署的项目主任介绍。

 

    大运中心的主设计师、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裁冯·格康探访大运中心时,对大运中心的清水混凝土效果非常满意,称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并表示要将中国企业的技术向德国推广。

 

    大运会是在深圳最热的8月份举行,而大运中心为了实现“水晶石”的建筑效果,外立面全部设计为全透明的围护结构,给场馆的隔热节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为解决这个难题,将外围护结构设计为两层,外层为节能玻璃和聚碳酸酯板,内层为半透明的玻璃纤维张拉膜。

 

    “这种节能玻璃是目前欧美广泛应用的新型节能材料,具有通透、明亮、隔热、隔音、环保、防眩光等特点,在不影响可见光透过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这两层材料间形成空腔,可以将空腔间阳光辐射造成的热空气全部由自然通风系统带走,其作用类似‘呼吸幕墙’,但比呼吸式幕墙更节约造价,施工更简单,较好地解决了透明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工务署办公室负责人指着大运中心的节能玻璃给记者讲解。

 

    此外,记者了解到,包括雨水利用、中水回用、透水地面、湿地净化、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风能利用、智能绿地浇灌系统、干雾降温设施、照明节能、自然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热回收、新型绿色节能建材运用、高效变压器、种植屋面隔热等节能技术都被应用到了大运场馆的建设中。

 

 

大运中心至少采用了16项绿色技术。图为龙岗大运主场馆亮灯。 

 

 

 

2011年7月8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