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志愿者 服务大运展风采
在地铁站、在大运场馆、在深圳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青年大运志愿者的身影
摘自: 深圳商报
在很多人眼中,90后纯粹就是一群孩子。即将到来的大运会,却让我们看到深圳90后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即将到来的大运会让我们领略到深圳90后青年的风采。在地铁站、在大运场馆、在深圳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90后大运志愿者的身影。
中考结束成为地铁志愿者
昨天下午,记者在地铁大剧院站见到了翠园中学学生张晋豪。
半个月前,张晋豪刚刚参加完中考。可还没尽情地放松自己,张晋豪就报名成为我市首批大运会地铁志愿者。
从7月1日正式上岗开始,张晋豪每天都要在大剧院地铁站站上4个多小时,为过往的乘客提供咨询、问询服务。
张晋豪今年还不到15岁,在父母的支持下,他14岁时就报名做了义工。利用暑假做大运会志愿者,张晋豪觉得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 记者问他:“如果你一直在这里服务,可能你都没机会去赛场看比赛呢?”张晋豪却说,只要能为大运出力我就很高兴了。为了熟悉地铁站内外的交通路线,他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交通路线图,熟练记录了大剧院站每个出入口的方向,引导行人选择正确的交通路线。
虽然工作很累很辛苦,而且没有任何露脸的机会,但张晋豪却很高兴:“因为我的付出可以帮助别人,甭提我有多开心了,大运会时还有很多来宾和游客,我很愿意帮助别人。”张晋豪每天要在地铁大剧院站4个多小时,可他每天一走进地铁站就特别精神,回答别人的咨询时也特别耐心 :“能做一名大运志愿者,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张晋豪说。
90后志愿者是五星级义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陈宝茹虽然是一名90后的青年,可她已经是一名资深义工了,去年她就被市义工联授予了五星级义工称号。
作为一名大运志愿者,陈宝茹的志愿工作经历还真挺丰富的。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陈宝茹就加入了义工组织。陈宝茹参与义工服务的热情一直很高,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义工工作。她先后参与了助老助残助学的“三助”活动、提升市容市貌的环保活动等公益活动。
在大一暑假期间,陈宝茹与同学还一起前往河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段支教的经历也让陈宝茹收获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她还与当地的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大一参加义工联后,陈宝茹的义工服务时间很快就累计超过500小时,并于去年被授予“五星级义工”称号。陈宝茹告诉记者,义工的经历让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幸福。
陈宝茹的志愿工作经历很丰富,她先后服务过文博会、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深圳大奖赛等大型活动志愿者工作,这些工作经历也让陈宝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运会,陈宝茹充满着期待。像很多大运志愿这一样,她希望能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欢迎每一位来宾。陈宝茹认为,大运会志愿者的工作经历将成为自己的义工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将是一段最让自己骄傲的经历。
父子同当大运志愿者
5月10日上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深圳大学站)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90名火炬手在5.4公里的路线上传递大运圣火。
火炬传递给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姜宏刚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因为他是第90名火炬手,也是最后一个火炬手。
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姜宏刚点燃手中的火炬开始跑进终点会场就引起全场的沸腾和欢呼。
这段火炬手的经历让姜宏刚激动而难忘。火炬传递仪式结束后,记者在现场问姜宏刚有怎样的感受,他连连说突然有点紧张,看到第88、89棒的火炬手交接完朝自己跑来时,他激动得紧张起来。“幸亏工作人员在旁边提醒我赶紧走到中间去,我才回过神来。”姜宏刚笑着说。
姜宏刚回忆起火炬传递的经历,还多少有点遗憾,他觉得自己当时把火炬举得还不够高。不过,热心的同学们却不这样认为,很多人都说姜宏刚展示了深圳大学生的风采。
事实上,姜宏刚身上还有着一段与大运相关的“故事”。最后一棒火炬手姜宏刚同学自己是大运会志愿者,大运会开始后,姜宏刚将作为羽毛球馆的志愿者参与到大运会服务工作中。
巧合的是,姜宏刚的父亲也是一名大运会志愿者,真可以说是“父子携手迎大运”。

7月1日,一位志愿者在地铁站为市民指路
陈发清 摄
2011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