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龙岗美,我们没看够!”
龙岗区委区政府与深圳商报邀请近80名市民喜游龙岗,市民们惊叹龙岗巨变
摘自:深圳商报
“大运龙岗美,我们没看够!”昨天,游龙岗的市民个个惊呼。
3日下午,由龙岗区委区政府和深圳商报社共同主办的首批深圳市民“乘地铁,游龙岗,观场馆,看变化”活动,沸腾了深圳市民的心,来自全市各行业的近80名男女老幼,或乘龙岗城市候机楼倾情提供的两辆崭新豪华机场巴士,或搭地铁3号线观水官高速美景,览深惠路繁华市容,尽览大运会“一场两馆”的惊艳、华美,以及壮观的龙城广场。
6月29、30日,《深圳商报》刊出两则游龙岗的市民“邀请函”后,几天来,记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由于天气炎热,行程安排较多,出于安全考虑,所以限制报名上限年龄为65岁。为此记者接到不少“投诉”电话——一位85岁的老伯因无法报上名打电话向记者“抱怨”了很久。
蔡女士本打算陪80多岁的父亲参加,却因为年龄问题只能一人成行,这让她非常遗憾,当记者告诉她还会开展许多面向老人的活动时,她才稍感安慰。
“我们很多人虽然生活在深圳多年,但对龙岗很陌生,所以非常希望来看看龙岗,看看大运。”一位市民诚恳地表示。昨日参加活动的不少市民多年前来过龙岗,对龙岗的印象是“荒芜”、“偏远”,而昨日乘坐地铁3号线高架段到大运站一路,一览无余的深惠路沿线景观,让市民对龙岗的印象大为改观。
市民张瑞琪昨日一家三代一起来参加活动,她给记者讲了件趣事:她有一个同事住在横岗的振业城,地铁3号线开通后,同事每天上班20多分钟就到单位了,比住在福田的她还快。在张瑞琪看来,地铁3号线高架段非常有趣,比地下行驶有意思多了。和她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市民,乘坐地铁这一路,许多人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手机不停地拍照。
在前往大运场馆的路上,听到介绍龙岗区为建设地铁3号线,改善深惠路出行状况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时,曾在龙岗工作过的宋先生感触很深。“以前我在布吉上班,每天要在路上耗费3个多小时,深惠路太堵了。”宋先生的太太在一旁补充说,“现在完全不同了,深惠路很畅通,沿街绿化也很好,龙岗的发展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宋先生一家是《深圳商报》的忠实读者,在1992年来深后一直坚持订阅,这次的活动就是他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赶紧剪下来,让孩子发邮件报了名。
昨日参加活动的一位市民手拿着DV,无论走到哪里都看见他在拍摄。“我来过龙岗好几次,次次都不同。”张国强告诉记者,他31年前来到深圳,那时的龙岗还是一个农村集镇,逢每周周一、周三、周五,都有农民挑着担子出来赶集,很多地方都是荒地,“现在龙岗变化太大,已无法辨认以前的样子。”已经退休了的张国强现在时常来龙岗,发现每次都有新变化,于是他就用相机、DV留下这些珍贵影像。
当市民们走进大运中心主体育场时都不由自主发出“哗”的惊呼声,场馆内的壮观景象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一个市民甚至笑称“这里太有气势了”。70多岁的李淑英是破格参加活动的人员,她从沈阳来深圳探亲,之前从未来过龙岗,当看到“一场两馆”时她感到非常开心,拍了许多照片,她笑眯眯地说,在电视上看和现场看感觉很不同。她一再告诉记者,一定要通过《深圳商报》真诚地感谢深圳市和龙岗区委、区政府领导厚爱市民之举。
参观过程中,表现最兴奋的要数11岁的石宇轩,他对大运会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而且他喜欢UU,一路总是主动要求帮龙城义工举UU形状的引导牌,在龙城广场参观时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广场上的那个UU好大啊。
活动结束时已经接近黄昏,每个市民既疲惫又兴奋,不少人还主动要求,以后有类似的活动要再通知他们,下一次看龙岗他们还要来,而且再三叮嘱记者要快点再办新活动。
“新龙岗,新变化,深圳人越来越幸福了。”临别时,市民朋友们用这样的游龙岗感言,表达了他们心中最想说的一句话。

市民在靓丽的大运会篮球馆提前体验“篮球赛”

场馆真是美,我们很开心

场馆工作人员介绍“一场两馆”

大运龙岗美,玩得很开心

市民在容纳6万观众的主体育场

龙岗城市候机楼提供豪华机场巴士接送市民游龙岗看变化

大运场馆十分壮观,市民朋友齐声称赞

市民乘地铁3号线,一路观看龙岗新貌
 “以后看龙岗,我们还要来。”
2011年7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