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到我家”活动获市民支持
文明出行利人利己,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摘自:深圳特区报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良好的文明出行习惯可以营造健康有序的公共交通环境,更能展示一个城市的靓丽与风采。昨日,“地铁到我家 文明迎大运”一经启动就得到市民大力支持,不少市民表示,文明出行是利人利己的一件事,人人都应该参与,从我做起,做个文明使者。
地铁文明行为应该常态化
随着我市轨道二期工程开通,地铁路网的形成,地铁将成为不少市民今后出行的首选方式,全面了解地铁安全、文明出行知识,学会正确使用地铁设施,对深圳市民来说至关重要。昨日“地铁到我家 文明迎大运”活动启动现场,不少市民大力支持该项活动的开展,积极参与抢答地铁安全知识,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我希望今后深圳地铁能与惠州东莞地铁联通”、“深圳地铁人,你们辛苦了”……昨日下午,出现在启动仪式现场的市民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祝愿,热切期盼各条地铁线路尽早开通。一些市民早已成为“地铁一族”,只要是地铁开通抵达的地方,上下班乘坐地铁,购物休息乘坐地铁,经口岸去香港或经火车站往内地各大城市,也选择搭乘地铁。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自从地铁2号线开通试运营以来,与公司大部分同事一样,每天都习惯乘地铁上下班,安全、快捷、准时的地铁服务,给上班族带来巨大便利。轨道二期即将全面开通试运营,将给更多的市民带来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市民陈先生正通过手机微博直播活动,他告诉记者,“粉丝”对地铁的各种信息都非常关注,反响热烈。他表示,地铁里的不文明行为不时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非常影响城市形象,在大运前,地铁集团加快普及市民的地铁文明出行知识非常必要。
经常乘坐地铁罗宝线的市民欧小姐也表示,希望地铁的文明出行工程能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并通过制度化的推行、出行守则的约束、人性化的教育等各种方式,让文明成效保持下去,实现地铁文明行为的常态化。
文明礼让体现城市水平
“地铁出行秩序的好与坏,直接体现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家住南山后海的王先生表示,因为自己常常乘坐地铁,有时会遇到一些乘客候车时抢上抢下,或是在车厢内吃零食、乱扔垃圾、大声谈笑,让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出行备受困扰,希望通过这次“地铁到我家 文明迎大运”的活动,让这些情况得到改善,做文明深圳人。
住在宝安的邓小姐则表示,地铁马上要开到家楼下了,但自己对搭乘地铁的步骤还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希望“地铁宣传小队”能到所住的小区来服务,为自己普及一些基本小常识。
自称是“铁丝(地铁粉丝)”的冯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对经常出现在车站进行文明劝导的义工们印象深刻。她说:“地铁义工有时是笑容亲切的MM,有时又是还在念书的学生,他们就像一股暖流把地铁文明带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希望每个市民都能将义工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并通过这次活动让深圳展示出最温暖、最美好的一面。”
文明秩序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实际上,只要前三个人排队,就能带动后来者自觉排队了”。从3月份开始,已在地铁站担任志愿者的小王表示,自地铁集团安全文明出行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文明乘车的意识正逐渐形成,即便在罗湖、老街、华强路、世界之窗等大客流站也经常可以看到市民排队候车、靠右乘坐电扶梯的情景了。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市民亲身感受到了地铁公共秩序改善给出行带来的方便。经常坐地铁去华强北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感觉现在坐地铁没有像从前那样挤了,进出站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不少。
“随着6月30日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增加到178公里,日均客流将增长到200万,那时车厢、车站的环境秩序不是靠几个车站员工就能解决的,更多的还要依靠市民的共同维护。”地铁老街站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让地铁这个城市窗口在大运期间展现出深圳不一样的精彩。
地铁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深圳地铁正在迅速发展,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便捷交通。地铁作为公共设施,除了需要有关部门的及时维护和管理,更需要全体市民的爱护。
活动中,家住南山的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乘地铁时,有时看见个别市民在车厢内饮食,并将垃圾随手丢弃,他表示,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乘车环境,还有可能会对地铁设施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地铁义工小刘感叹地说:“良好的乘车环境是依靠市民们一点一滴的举手之劳共同创造的。”他呼吁市民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在乘坐地铁的时候,爱惜车内的物品和安全标识。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用硬物划伤车体、出入闸机时应轻刷卡等等。他说:“每一种地铁设施都有自身的功能,如果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地铁站的整体环境和形象,也会为乘客乘车造成安全隐患,希望大家共同来爱护地铁设施。”

市民在参与地铁知识问答

市民在观看演出
2011年6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