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250.18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本市新闻
 

 

 

深圳登山英雄张梁载誉归来  大运会旗插上洛子峰 
 

 

 

摘自:深圳商报
 


    “这是我第四次将大运会会旗插在8000米以上高峰。”在5月26日成功登顶洛子峰后,昨天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张梁取道香港返回深圳,迎接他的是其所在农业银行同事的大捧花束和深圳媒体的祝福。虽然皮肤黝黑、胡子拉碴,但张梁的气色非常好:“一个月后,你们再见我时,我会以一个都市白领的形象出现。”

 

    过程很艰难,风景确实美

 

    张梁可谓深圳登山界传奇人物,从2000年至今已征服“世界三级”(珠峰和南北极),他的目标是“征服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至今已征服6座。

 

    洛子峰海拔8516米,此次张梁是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即尼泊尔加德满都登顶的。“其实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属同一山系,登山所用的1、2、3、4号营地也完全一样,只是从4号营地即8000米往上两座山峰才分开。”张梁说,“但和从西藏境内登山不同,从加德满都到1号营地即5364米高处全部需要徒步到达,这无疑需耗费更多的体力。”

 

   “在4月底到达加德满都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拉练。26日凌晨1时,我们从4号营地出发,仅用了五六个小时即成功登顶。在山顶我展开大运会会旗,这一刻我充分感觉到作为深圳人的骄傲!”

 

    登顶殊为不易,但张梁表示沿途的景色却很美:“喜马拉雅山南麓不同于北麓,在4000米以上还能看到绿色,很是让人振奋,而且你只要拿相机随手一按快门,就是一幅绝美图片。”

 

    死亡天天见,感慨尤其深

 

    “我们去到加德满都不到半个月,就有三位山友遇难,冲击洛子峰的前一天,西班牙一支登山队十几个人在登山时绳索断了,当时场面很惨,很多人的手脚都摔断并且冻得发黑。没办法,我们只好积极救援,向他们提供12瓶氧气瓶。我们的向导夏里巴人把他们从8000多米拖至2号营地6000米处。”“之前一天,一名日本山友也遇难了,面对死亡的那种心情真的难以名状。”

 

    张梁并不愿意过多描述当时惨景。其实,在登山过程中,这样的场面张梁天天都能碰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了,尤其是从深圳这样的繁华城市来到荒无人烟的高山,内心的强烈反差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谈到死亡,张梁的话语略显沉重:“我算是幸运儿,所以登顶后能活着回来很不容易,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感激所有的人。”

 

    意志不可少,专业更重要

 

    这次张梁的团队除了教练和向导,还包括三名外国人和北京人王静,但到2号营地后,三名外国人就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只有张梁和王静成功登顶。张梁说:“攀登雪山体力和意志力非常重要,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据张梁介绍,他平时除上下班坚持步行,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进行跑步锻炼,“跑个20公里很轻松,这也是我48岁时还能坚持登山的保证。”

 

    张梁另外强调,专业团队也是成功的保证。“这次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是国际上最著名的登山组织——罗塞尔团队,他们真的很专业,15年来组织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过程没有死过一人,这和其他登山组织的高死亡率反差极大。”张梁举了个例子,“登山本身很枯燥,罗塞尔团队就在1号营地配备了豪华娱乐设施,音响、电影什么都有,对我们放松心情很关键。另外各种装备和食物也一应俱全。”“还有,不管你之前基础再好,罗塞尔团队也会帮助你训练和拉练,身体达不到要求,他们会拒绝为你提供服务。”

 

    攀登14座8000米以上雪山是探险界的顶级目标,对此张梁表示,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他会努力尝试,“我们不需要牺牲精神,更需要探险精神。”接下来,喜马拉雅山脉的马卡鲁峰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张梁在顶峰展示大运旗帜,背景为珠峰。张梁 提供

 

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1年6月1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