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127.12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本市新闻
 
 
 
品牌“文博造” 创意颁奖礼两种非遗联姻创双赢
 
 
摘自:晶报
 
文:邓 妍    图:刘峻柏
 
 
    5月16日,历时4天的第七届文博会(ICIF)在深圳落下帷幕。欧盟创意产业代表团、国内外专业买家、参展商、媒体记者还有满怀热情淘宝的普通市民,再一次验证了文博会这个创意平台的吸引力,各种产品、模式、内容、服务不断盖上“文博会制造(Made in ICIF)”的检验章。永不落幕的网上文博会、创新的交易模式、开设高端国际设计奖、为商业化冲击下的“非遗”注入生命力、把数字化出版送入生活……这些都诞生于文博会,并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开花结果。且看我们为您选出的2011文博会创意大奖——
 
    最具潜力奖
 
    被活化的非遗
 
    生产状态:成品
 
    创意制造商:文化企业+非遗传承人
 
    产品概述
 
    四天的文博会只是短暂的展示平台,而非遗活化的路还长着。让人欣喜地是,在文博会闭幕当天的统计文字上写着:青海唐卡、畲族民俗银饰传统制作技艺、深圳香云纱等非遗项目都在文博会上找到买家或合作伙伴。
 
    两种非遗联姻创双赢
 
    首设非遗馆是本届文博会一大创举。相比以往热闹一时的非遗产表演来说,非遗馆是为这些老传统的未来谋出路。
 
    在展出的200多项非遗中,有67项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按出路分,一种是已经产业化的,这种不管发展如何,生存起码没问题了;另一种则仍停留在个人化的阶段,几乎是手艺越复杂,工艺越精美的,传承难度高,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非遗的开发和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如今常见的方式,就是走产业化与现代化的路子,把古老的材料或手工艺带入生活中,成为新时尚。5月14日,深圳香云纱与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联手签约,两个非遗项目碰撞出了火花,也走出了另一种非遗活化的路子。专程赶来签约的三都县政协主席韦成念说,对于三都县这个只有34万人的小县城来说,主要产业就是依靠旅游。非遗成就的是旅游的概念。而深圳香云纱如今已成为了时尚服饰,不仅作为出口产品远销欧美,也让古老的面料通过新设计走入现代人的生活。
 
    显然,中国的非遗传统就是个潜力无穷的富矿。我们不必着急要将它批量产业化,也不必过度忧虑现状的衰微,这里将会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又一大突破口。
 
 
 
 
 
 
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1年5月23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