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支持文博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深圳“三网融合”进展顺利,深圳华强文化进入上市辅导期
摘自:深圳商报
昨日上午,省委外宣办邀请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了“十一五”时期广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十二五”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要让文博会的定位更加清晰增强吸引力
记者:在省、深圳市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其中最大一个亮点是深圳文博会,文博会已经举办六届,今年5月将要举行第七届,想问一下省里有没有进一步支持深圳文博会发展的意见或举措,帮助深圳的文博会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国际上的知名品牌?
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在中央和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六届的努力,深圳文博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品牌,去年成交额超过1000个亿,其中广东成交额达到155个亿,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让文博会的品牌更响、更亮、更具国际影响力。
今后将要使文博会的目标更加明确、突出更加主题、展馆设计更加优化、配套活动更加精彩。具体来说就是:要认真地分析文博会的定位,让文博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加贴近,对文化工作者的需求更加贴近,通过文博会能够让信息交流更加通畅,文化产品的成交更加活跃,更加能够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让文博会能够满足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它的吸引力就会增加,就会做大做强。
要让文化产业、文化产品通过文博会的平台获得更好的回报,也让文化产业工作者能够更多地通过文博会的平台获信息,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广东“三网融合”深圳先行
记者:请介绍一下广东省“三网融合”目前的进展情况,我们将如何突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省广电局局长杨健:“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做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不是简单的三网合一,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而是每个网络都能开展多种业务,提供多样化、多功能服务。
省里面成立了以佟星副省长为组长的“三网融合”协调小组,现在无论是电信部门还是广电系统都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2010年6月,深圳市获批成为首批12个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广电集团与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负责搭建建设IPTV集成播控平台,于2010年9月按期完成平台建设并实现了与CNTV总平台的对接。现在这个平台接入可以容纳50万IPTV用户的接入需求,同时按照在集成平台中还要建立IPTV内容监控平台的要求,广电监管部门也制订了相关方案,这个方案正在报国家审批。深圳的电信和广电部门都在推动业务的双向记录,电信部门在推动IPTV的发展,IPTV即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通过宽带网来传输电视节目,这个深圳电信部门也在大力推动,接入了广播电视的业务。深圳广电集团也在接入电信业务,主要是发展宽带上网业务,到目前为止深圳广电集团所管辖的天威视讯发展了30万的上网用户。
深圳华强文化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记者:针对广东省文化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的普遍问题,广东省其实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开展和银行的金融战略合作,启动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组建,能否介绍一下上述工作的进展情况?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办主任、省文资办主任赖斌:我们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发挥政府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就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每年是两个亿的规模,从去年提出文化强省建设以后,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省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从2011年开始在产业资金安排上每年增加4000万,到2015年广东省的文化产业资金达到4个亿。从2009年我们进行了第一批的文化产业资金的评审和下发,有48个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2010年共有52个项目通过了专家的初评,近期准备通过评审并尽快下发。
现在除了省设立产业基金以后,全省7个市从政府层面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比如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7个市都成立了。
大力抓文化企业的资源重组和股改上市。到去年我们全省文化上市公司占了4家,全国到昨天为止是23家,广东从总量来说还是靠前的。今年我们规划广东出版集团,省政府已经上报中宣部和证监会,还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省电影公司、深圳华强文化、南方航空传媒等都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2011年3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