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两岸”大型纪实摄影启动,两地摄影人联手记录对岸生活
在河这边,讲述对岸的故事 摘自:深圳商报
“一河两岸”拍摄计划的第一阶段是深圳学生拍摄在深生活和工作的香港人,香港的学生拍摄在港生活和工作的深圳人;第二阶段是香港学生来深拍摄深圳人,深圳学生去香港拍摄港人。通过两地学生所拍摄的照片,从不同的视角、多层面地记录他们的生活。
经过口岸,跨越深圳河,就到了香港。深港两地交往日益频繁,深港两地越来越多的人穿越河界与口岸,在彼岸工作和生活。他们在两地的生活、情感状况如何?日前,“一河两岸”大型纪实摄影项目在深港两地正式启动,试图以镜头语言,记录两地人在对岸的境遇和当下的状态。
“一河两岸”大型纪实摄影项目由深圳技师学院和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共同启动,将持续至6月底。“该活动既是摄影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同时也是对两地人在彼岸生活的一种探究。”该项活动主要负责人、深圳技师学院设计系摄影专业主任陈孝悦对深圳商报记者说,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像计划”,希望能以两地的地缘优势为契机,深入挖掘两地文化差异和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口岸“风景”多
按照陈孝悦订制的拍摄计划,第一阶段为深圳学生拍摄在深生活和工作的香港人,香港的学生拍摄在港生活和工作的深圳人。第二阶段为香港学生来深拍摄深圳人,深圳学生去香港拍摄港人。通过两地学生所拍摄的照片,从不同的视角、多层面地记录他们的生活。
虽然项目刚刚启动,但在此之前,陈孝悦带着学生已进行了几个月的前期准备,并拍下了大量图片。口岸当然是他们拍摄的重点。“这是一个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到各色人等。他们或是去对岸购物、旅游,或是上学、工作、生活。言行举止等都能体现出两地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
陈孝悦的学生冯琦拍了一组“福田口岸的香港人”。在他的作品中,在深圳工作的商人、来深圳购物的主妇、在深圳上学的祖孙俩、来内地的香港旅游团都成了他拍摄的主角。“我们不是单纯为了‘技巧’摄影,而是通过画面来体现两地人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两地不一样的地域文化特征。”陈孝悦指着一张照片对记者说,这位刚出关就点上烟的香港人,就能说明两地的不同。因为在香港公共场所,是不允许吸烟的。另外,这张香港母亲教育女儿拉行李的照片也能说明两地在“育儿”方面的区别。
陈孝悦告诉记者,口岸里“流动”的风景便是他们最好的素材。口岸保安的生活、出租车的排列、居民的休闲方式等都是拍摄的主要内容。
旅游购物“大有看头”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摄影教师梁耀佳也没闲着。他带着学生在香港大街小巷抓拍内地人在香港的生活状态。带着旅游团标志的内地观光客、来香港扫货的男男女女,都成了他们镜头语言极力要表达的对象。
镜头下,四位姿态各异的观光客手拿旅游帽,坐在路旁的椅子上休息;身着蓝色中山装的老人在星光大道上行走、发呆;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妇女开怀大笑着……“从着装、购物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两地在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梁耀佳说,由于项目刚刚启动,现在还处于资料搜集阶段。25号,我们还专门进行了讨论,将拍摄主题定下来。“在人物选择上,不单单是深圳人,而是针对所有的内地人。在大方向上,还是会关注衣、食、住、行等方面。”
“在购物上,的确能看出两地生活上的一些变化。”陈孝悦说,此前深圳人去香港购物意在奢侈品,香港人来深圳则主要是日用品等。而现在,赴港购买日用品已经成了深圳人赴港的主要目的。在陈孝悦今年初拍摄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看到这种变化:深圳出关至香港旺角等购物点的地铁线上,随处可见婴儿奶粉广告;装满了洗发水等日用品的行李箱;提着家用购物小车、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
深港两地同名异景大“PK”
随着准备的深入,陈孝悦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香港和深圳,居然有很多同名的街区和地名。香港有车公庙,深圳也有车公庙。只是香港真有那么一座香火很旺的“庙”,而深圳则没有实体庙。同样的,香港和深圳一样,有条福民街,有个时代广场。但二者的地貌形态并不一样。
“这些发现让我们特别兴奋。拍摄同名异景的建筑或是街区,将成为项目的拓展活动。”陈孝悦说,通过比较,可以寻根溯源,寻找两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差异。
梁耀佳则对深港两地的商业区颇感兴趣。他告诉记者,香港的旺角与深圳的华强北、东门一样,都是购物旺地。“我们会把视角集中在旺角地带活动的内地人,以及在东门等深圳商业区聚集的香港人。这种比较,让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两地人在彼岸的真实状态: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感、对未来的打算……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新颖,也能引发思考。”
按照项目计划,在拍摄和图片编辑阶段结束之后,将于6月底进入推广阶段。陈孝悦说,届时,两地院校将会在两地举办专门的展览,并筹备参加今年9月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和12月的连州国际摄影展,让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的人也知道“一河两岸”人们当下的生活。
 ▲在购物上,能看出两地生活上的一些变化。(深圳技师学院教师 陈孝悦/作品)
 ▲现在,赴港购物的深圳人更喜欢买奶粉之类的日用品。(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周碧莹/作品)
 ▲过境上学途中的香港祖孙俩。 (深圳技师学院 冯琦/作品)
▲小女儿拉着行李箱跟在后面,香港华小姐说这是为了锻炼女儿的独立性。(深圳技师学院 冯琦作品)
 ▲内地旅游团在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参观。(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周家莉/作品)
2011年3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