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粤港澳)竞技风筝锦标赛
图:刘振华
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主办,深圳市风筝协会、大沙河公园管理处承办的以主题为“鹏城辉煌三十载·大运精彩同期待” 的“首届深圳(粤港澳)竞技风筝锦标赛”于2010年11月6日上午10:00在南山区大沙河公园山顶风筝广场首次举行的竞技风筝锦标赛。本届赛事得到了香港及澳门风筝协会的大力支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共吸引了粤港澳地区19支队伍、上百名的竞技风筝好手同台竞技大沙河公园。本次比赛不但增进粤港澳地区传统竞技风筝的交流,还使这项传统风筝竞技比赛得到传承和发展。
竞技风筝又名“战斗”风筝,比赛一般由两人组成对赛,经双方风筝相互绕缠,采用一定的技巧,通过收线或放线把对方的线割断,以此分出胜负,不断者为胜方,断者为负方。风筝大小规格一般不超过四十厘米乘五十厘米,材料用蜡光纸及一对竹支便可,这种风筝可作360度空中飞行、进攻和防守,爬升速度很快,最快速度每小时可达到150公里;风筝线以棉线为主,线上涂上一层幼小玻璃粉,统称玻璃线,增加切割的功能。战斗风筝的玩意及技术可分为三大类:一、速度型。特点是力量大,当双方放风筝超越对方十米以外,就选择最好的落点和角度,快速进行揪击,把对方割断。二、短打型。特点是进攻快,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寸劲把对方割断。三、太极型。在打斗风筝学术里称为最高技巧,先快速地绕缠对方的风筝, 过程中用窄角度牵引对方风筝,以360度转向寻找自己最有利的力度和角度,利用风力、借力、打力的原理,把对方风筝线割断。这种技术空有一股蛮劲,是不能击败对手的,它主要强调力学、角度控制、风力学和哲学的结合,而力的运用就显得极其重要,就好像中国功夫里的“咏春”一样,短距要用近拳,“太极”就要四两拨千斤。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0年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