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老区青少年手拉手 同心协力抗旱魔
深圳中小学团员、少先队员捐款62万支持百色学校建造蓄水池
石践 姜歌
今年的五一节对于深圳小学生董余、游晨希、甘晨露、赵雨晴、莫梓鸿、金亮亮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节日期间,他们带着全市中小学团员、少先队员的嘱托,将同学们捐给广西旱灾地区的62万元善款送到了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帮助当地26所干旱严重的学校修建蓄水池,解决7700多位师生的饮水困难。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革命老区的百色旱情尤其严重。灾情牵动着深圳中小学生的心,他们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积极参加“特区老区青少年手拉手抗旱活动”。各校同学通过自愿“为灾区捐献一元钱”、“交一份特殊团费”、“交一份特殊队费”、“少吃一顿麦当劳,少吃一个冰激凌,多献一份爱心”等主题活动,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以实际行动为抗旱救灾出力。
4月30日下午,共青团深圳市委组织20 名团干、优秀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代表全市青少年专程前往广西,将此次活动募集的62万元善款送到国家级贫困县田林县。田林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全县总人口 22.53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34万人。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仫佬、侗、回、满、布依等民族。
5月2日,捐赠仪式在田林县瑶族乡利周中心小学举行。田林县人大和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民政局、团县委领导代表全县人民衷心感谢深圳团市委和广大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对田林抗旱斗争的支持、帮助。田林县副县长黄志琳告诉记者,田林县供水主要靠地表水,许多村庄、乡镇每年春秋两季都可能出现旱情,在这次百年不遇的大旱中,更反映出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目前,广西已经启动了山区人畜饮水大会战,将开展为缺水地区修建蓄水池、改建饮用水管等水利工程。深圳团市委带来的善款,是第一批用于田林县水利工程建设的捐赠,可以为受援的26所中小学修建40-150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彻底解决7700多名师生的饮水问题。她还要求受援各校师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深圳人民的厚爱。

利周中心小学校长罗志坚说,虽说学校就在山下,校门前数百米外就有山溪,是供水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但干旱严重时,学校依然连饮用水都很难正常供应,有的同学甚至一周没洗脸。
活动中,来自深圳6所小学的师生代表还把自己买来的文具、篮球,分赠给田林6所小学的同学们。两地青少年建立了联系,一些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深圳小学生身着礼服、手捧寄托着同学、家长爱心的礼物,准备和当地学校的同学结对互帮互助。
来自福田区上步小学的赵雨晴同学感慨地说,通过这次活动,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感谢父母、老师和社会提供的良好条件,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回报社会。

瑶族小学生画出心目中的蓄水池

两地同学手拉手心连心
捐赠仪式结束后,深圳、田林师生代表还为第一座学校蓄水池建设举行了奠基仪式。

两地领导和师生代表为首座蓄水池奠基
深圳团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特区老区青少年“手拉手’,抗旱活动,既可以帮助受灾地区部分学校解决师生饮用水方面的实际困难,又能够通过这种活动中让两地青少年建立联系,加强两地团、队组织的合作,增强相互之间的友谊。

两地同学手拉手心连心
捐赠活动结束后,深圳代表团一行还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缅怀邓小平等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真切感受老区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课。

参观白色起义纪念馆
2010年5月12日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