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黑脸琵鹭换上“金装”
统计数字显示这种全球濒危鸟类有两成在深圳湾水域过冬,目前正是最佳观鸟期
摘自:深圳商报 郑 英
 戴上金色的“领带”,后脑扬起金色的发辫,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即将从深圳起航。 黑脸琵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长的嘴灰黑色而形似琵琶,为大型涉禽,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
田穗兴 摄
戴上金色的“领带”,后脑扬起金色的发辫,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即将从深圳起航。记者昨日从深圳市观鸟协会了解到,近日的观鸟记录显示,经过在深圳过冬储蓄能量,黑脸琵鹭长出了繁殖羽,4月中下旬它们将离开深圳,现在正是在深圳观赏黑脸琵鹭的最美时刻。
黑脸琵鹭即将返回北方
“我们的鸟友近日拍到了长出了繁殖羽的黑脸琵鹭!胸前和脑后都能看到金色的繁殖羽!”市观鸟协会荣誉会长徐萌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市观鸟协会作为我国首个注册成立的观鸟民间组织,积极联合政府部门推动“观鸟·爱自然”的活动,6年来一直推广中小学开展观鸟活动。如今,到红树林看鸟已经成为市民青睐的休闲方式。在红树林,市民可以近距离看到各种鸟类,尤其是一位超级明星——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这种鸟都会出现在深圳湾水域,在拥有湿地系统的红树林进行觅食,补充能量等待春天过后再次起航。
“黑脸琵鹭的繁殖羽一旦长出来,很快它们就要离开深圳,往北方繁殖地飞去。这个时候的黑脸琵鹭是最漂亮的,也是最佳的观赏时机。”徐萌介绍说,深圳湾水域是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的过冬栖息地之一,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的最西侧是观看黑脸琵鹭的最佳地点,最佳的观赏时间是清晨或者是潮汐处于浅位的时候,那是黑脸琵鹭出来觅食的时间,对外界干扰的“警惕性”较小。
深圳湾黑脸琵鹭增幅近四成
据了解,今年来深圳过冬的黑脸琵鹭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能看到它的几率更大了。
徐萌告诉记者,黑脸琵鹭的全球调查结果于3月30日公布,深圳湾水域的调查结果让人感到惊喜。在今年1月8日至10日,全球上百位调查员在77个地点同步计算出现的黑脸琵鹭数量。从普查结果显示,共记录2346只黑脸琵鹭,比上一年度的2041只增加了305只,增长幅度达15%,比近年最高峰的2008年的2065还多14%。黑脸琵鹭的最大越冬群在台湾,总数目为1280只,占全部黑脸琵鹭的55%,增幅为9%;而香港和深圳共同统计的深圳湾水域共为462只,比去年335只增加127只,增幅为38%,是该水域有史以来的新高。
徐萌说,虽然一年的数据不能代表环境得到改善,当中有种群繁殖等各种原因在内。但是黑脸琵鹭的数量增多,说明近年来跨地域的合作和保护收到一定成效,参与保护黑脸琵鹭的人员深受鼓舞。从统计数字看,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超过两成生活在深圳湾水域,保护好这片水域的环境对该鸟种的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目前正是深圳观鸟最佳时机
“由于各类候鸟、过境鸟集中在每年的3~5月,现在除了是观赏黑脸琵鹭的最佳时机,也可以说是深圳最佳的观鸟时机!”据市观鸟协会鸟友们观察结果判断,徐萌告诉记者,市民可以较为集中地在这段时间欣赏到缤纷多姿的各种鸟类。
据了解,深圳的最佳观鸟地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红树林片区沿海区域,能在这段期间看到的代表鸟种主要是水候鸟,包括黑脸琵鹭,特点是繁殖羽显现,胸前和后脑有金色带状羽毛;小白鹭,身后披着两条白丝带装的羽毛;大白鹭,身后长有羽毛像是披上白婚纱;池鹭,嘴巴黄绿色,身后羽毛犹如一块红色的披风。
一类是笔架山、梧桐山、梅林水库等,能看到的代表鸟种主要是过境林鸟,停留在灌木丛,代表鸟种主要是:八色鸫,在地上走,喜欢双脚跳;朱背啄花鸟,头顶羽毛呈橘红色,采花蜜、喜欢停在鲜花盛开的枝头。
2010年4月5日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