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丁节
摘自:深圳商报
今天,农历正月十三,是蛇口渔二村传统民间节令——“开丁节”。“开丁节”在渔二村居民心目中胜过大年初一。
昨天,渔二村已经开始张灯结彩。一副横批为“渔二村欢庆开丁节”,上下联为“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的对联已经贴好。表演节目和举办计生论坛的舞台也已搭好。开丁节是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蛇口老街一带原居民,分渔一村,渔二村,只有渔二村有过开丁节的风俗,临近的渔一村没有。渔二村的名字中有“渔”,不过除了尚有一条小渔船外,已经没有打鱼人家的生活迹象了。
渔二村现有原居民680多人,他们祖辈来自广东汕尾的海陆丰,算起来已在深圳生活了好几代。“开丁节”就是从汕尾带过来的传统节日。
开丁节的规矩是走街串户互送吉祥祝福,想祝福哪一家,就到哪一家去吃“开丁茶”。徐业竹,渔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开丁节这一非遗名录项目的传承人。
昨天下午,徐业竹来到居民马秀梅家里。马秀梅今年75岁,她家每年开丁节都要接待300多人。
徐业竹说,渔二做“开丁茶”,一般是正月十二先搞好费工时的材料,正月十三上午8时备齐料,下午3时开始制作。早年的开丁茶,选用菠菜、包菜、芹菜、茼蒿、荷兰豆、爆米花、茶叶水、油和盐等材料。先把茶泡好,米花备好,再将青菜洗净切碎,分类炒熟备好。吃开丁茶时,根据客人人数摆上小碗,在碗中盛放各类材料,再把滚烫的茶水冲到碗里即可食用。
近年来,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开丁茶的制作也发生了变化。除传统的材料以外,又增加了鱿鱼、虾米、猪肉、腊肠、花生等。吃开丁茶时,冲加的不再是茶水,而是变成滚烫的鸡汤、猪骨汤。
今年的开丁节,渔二村为了招待好来宾,专门安排5家负责接待。下午两点,游园猜谜活动开始。4点,文艺表演开始,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
相关链接
“开丁”起源
关于开丁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是,“开丁节”起源于元初,当时元兵为了加强统治,禁止集会。于是,家中添丁的人便邀请乡邻上门吃“开丁茶”来进行集会,以此躲避元兵耳目,后来渐渐演变成广东潮汕地区的特有民俗。
在民间还有另一种颇为盛行的说法:为庆祝在新年诞生的第一个男丁而设立。按当时的风俗,凡家中添了男丁,都要到祠堂点上一只灯,并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喝茶贺喜。所以,开丁节又叫开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