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146.12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民俗文化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民俗文化 -->> 本市新闻
 
 

用关爱感恩塑造城市的灵魂 

 

 

 

 

六赴贵州支教的孙影成为晚会耀眼的“明星”

诗朗诵表演者广电集团的王浏芳被誉为“汶川地震中的美女记者”。

在大地震发生后,她立即赶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发回了大量精彩报道。

最具爱心企业、最具爱心社区代表登台领奖并发表感言

“爱,是我们这座城市讲不完的故事;关爱,是我们这座城市永不停止的行动。”昨晚,广电大厦演播大厅爱心涌动,“2009感动深圳——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表彰晚会”在这里举行,一大批爱心个人、集体获得了嘉奖,并以短片、感言、诗朗诵等各种形式,讲述了他们的感人事迹。现场气氛振奋而激越,爱心之夜,承载了无数的光荣和感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邱玫,市政协副主席姜忠市老领导李灏、李海东、刘秋容出席晚会,与深圳关爱行动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负责人以及近千名市民代表们一道,在温暖与感动中共同倾听深圳用爱谱写的感动,共同体味这座年轻城市深厚悠长的爱的传统。

王京生在晚会上致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深圳关爱行动的单位、组织和个人表达深深的敬意。他说,29岁的深圳,英气勃发,正步入形成自身城市品格和文化特质的关键历史时期。深圳的目标,是追寻一种融合了血性和理性,创新型、力量型、智慧型的城市文化。而“关爱·感恩·回报”精神,将是这种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仁者之爱,推己及人。深圳把关爱·感恩·回报高扬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化在市民的血液中。

王京生表示,关爱·感恩·回报,已成为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共同的政治自觉,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道德境界和文化品格,已成为每个深圳市民的真情流露。每一个深圳市民,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通过各种方式感恩社会,回报人民;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深圳都义无反顾承担责任,向灾区人民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关爱、感恩、回报让义工首先在深圳发展壮大起来,让无数的市民去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关爱、感恩、回报让我们的城市境界高远,人民道德升华、心灵纯净。

王京生强调,深圳关爱行动作为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品格和文化特质的一项重要载体,已和广大市民温暖同行了六年。在爱的感召下,我们亲如一家;在心的呼唤下,我们情同手足。我们用关爱、感恩、回报,书写着这个城市精神文明的新坐标,塑造着这个城市的灵魂和品格。让我们继续前行,为把深圳建成受人尊重的关爱之城、包容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而奉献每一个人的一份光、一份力。

颁奖晚会上,一个个爱心人物纷纷走上舞台,接受鲜花、掌声与敬意。六赴贵州山区支教的“最具爱心人物”孙影真情表白:“有人问我什么时候结束支教回深圳?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舍不得山里的孩子们。”爱心扶贫的80后留学生罗海岳也高票当选“最具爱心人物”,他从英国传回视频发表获奖感言向同龄人发出呼唤:“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爱心助学之旅。”

晚会的最后环节,以新闻片和赞美诗的形式对获本届关爱行动“特别奖”的团体——“深圳援建甘肃灾区团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晚会在对灾区援建者们的赞美与颂扬声中达到高潮。

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自20091月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和谐深圳·爱心家园”的行动愿景,以“关爱·感恩·回报”为主题,以关爱困难群众、关爱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和员工为重点,共开展了1000多项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系列评选活动自3月底开始,经过基层推荐、初评筛选出候选名单。412日起,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深圳关爱网等媒体将候选爱心单位、个人及优秀活动向全社会公布,由市民通过填写报纸选票、发送短信和网络投票三种方式参与评选。截至420,市关爱办收到市民报纸选票、短信投票、网上投票共计近202万张。媒体公示、市民投票后,经评委会审定,选出了“十大最具爱心人物”、“十大最具爱心家庭”、“十大最具爱心企业”、“十大最具爱心社区”以及10项“最具创意活动”和80项“市民最满意活动”。

晚会在观众感动的泪水和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不少观众激动地表示,这个夜晚,关爱永存!关爱行为在这座城市永远不会结束。

   晚会现场

    “最具爱心人物”接受表彰  

“最具爱心家庭”杨杰一家登场

“最具爱心家庭”接受主持人采

88岁的“五星级义工”邱月娥和她的家庭被授予“最具爱心家庭”称号

交通频率主持人赵晖以诗朗诵叙述了先进人物和集体的感人事迹

晚会以赞美诗的形式对获本届关爱行动“特别奖”的团体--“深圳援建甘肃灾区团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表彰晚会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来自:深圳特区报 记者:马璇 石践/图)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