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摄影师如是说
以深港两地合作开发河套地区为题材的《踏访河套》,凭什么夺得深圳“吾城吾乡”2008摄影年展的一等奖?评委们一致认为,这组作品虽由3位摄影师共同完成,却能保持统一的艺术风格,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历时两个月拍摄河套地区
获奖摄影师之一、《晶报》首席摄影记者轩慧介绍,与深圳陆地接壤的香港一侧,有一片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狭长禁区。河套就位于禁区内靠近皇岗口岸一带,它就像深圳一块“嵌”进了香港的U字形土地,虽然面积仅78万平方米,只是一片淤泥堆成的荒地,但它却是深港合作的重要命题。为了这片U字形土地,两地政府、民间团体、专家学者,已经讨论了十多年。
“2008年6月1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和深圳市规划局正式联合发出公告,就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问题分别委托两地研究机构开展公众咨询。”另一位获奖摄影师是《晶报》视觉摄影中心主任贾玉川,他说,这项公众咨询意味着深港合作开发河套地区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3月至5月期间,《晶报》通过与深圳边防和香港新界警署多方多次协调,先后派出多名记者进入河套地区采访,拍摄并写下大量图片和文字。《踏访河套》就是3个摄影记者历时两个月拍摄的作品。”
打工妹走上芭蕾舞台的启示
轩慧也是二等奖作品《打工妹跳芭蕾舞》的获奖者之一,他说,这组作品的题材是另一位获奖者蓝军挖掘到的。“在深圳市宝安福永万宝电子厂,有一群打工妹,平时利用工余时间练芭蕾舞。谁教呢?有一位退休的舞蹈老师给她们‘义务’授课。她们有山西的、湖南的、广西的、广东的,几乎都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轩慧介绍,这支特别的舞蹈队进过北京、到过香港,还在广州、深圳参加过多场表演和比赛,先后获得过“鹏城金秋舞蹈比赛”银奖和“香港国际艺术节”金奖等多个奖项。
轩慧认为,他与蓝军拍摄《打工妹跳芭蕾舞》,是为了反映打工妹的业余生活,唤起人们对她们的关注。“她们除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地工作之外,其实还可以参与许多文化艺术活动。跳芭蕾舞的女孩们之所以能像创造奇迹般走上舞台,这与她们工厂的开明氛围有关。希望别的工厂也能这样,尊重、支持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轩慧说。
(来自:深圳商报 记者:钟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