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琴“复古殿”昨晚复活
3月21日晚,“复古殿的传奇——陈雷激古琴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随着古琴大师陈雷激的十指轻动,千年名琴“复古殿”清淡悠远的琴声让每位听者远离了闹市的喧嚣,忙碌而浮躁的心灵在音乐中安宁下来。
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陈雷激9岁开始学习古琴,师从古琴大师龚一,在古琴演奏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演奏出音刚劲,徽分精到,表现上追求拙朴纯真,摒弃矫揉造作,重功力而轻外表,听来既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舒展惬意,意味无穷。在去年8月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以一身中式服饰、宽袖长袍出场,闭目低吟,拨弄琴弦,奏响一曲《太古遗音》,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古老的中国乐器——古琴。
谈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时,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个日夜,但陈雷激仍然记忆犹新,“我很兴奋地看到,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国人以及全世界的重视,今天我们能在深圳举办民乐音乐会,当然有各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埋下的‘伏笔’。”
在这台难得一闻的古琴音乐会上,陈雷激演绎了《流水》、《梅花三弄》、《龙翔操》、《广陵散》、《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等多首古琴经典曲目,那直击心灵的琴声,让人们在屏息凝神的聆听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已有三千年传承史的古琴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2003年,古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公认。”陈雷激说。
要为古琴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在昨晚的音乐会上,陈雷激特邀了国内外的几位杰出音乐家与他同台演奏,包括古筝艺术家王勇、“亚洲第一排箫王子”杜聪、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二胡演奏家赵戈。自幼学习古琴的陈雷激将传播古琴艺术视为己任,他对记者说:“古琴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它其实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艺术的综合结晶,琴声里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
据陈雷激介绍说,目前已知流传下来的古琴琴谱有1000多首,现在能弹的只有100首,而真正广为人知的可能只有那么十几首。“一种音乐形式的传播,最主要的是通过作品,所以我们应该既努力去传播古曲,同时也要努力创作新作品,陈其钢等一些音乐家就写了不少用西方人熟悉的现代音乐语言来诠释的古琴作品,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参与他们之列,写出有意义的作品,并且传下去。”
据了解,为了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古琴,陈雷激曾多次尝试用古琴与乐团演奏协奏曲,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要想使古琴悠久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要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时代的元素。” 这是陈雷激先生一直坚持的理念,多年来他为此不断努力。
(来自:深圳商报 记者:徐松兰) |